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孤汉 > 正文 第二十一章:算计

正文 第二十一章:算计

书名:孤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薄饮淡雪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旬rì之前,夜袭黄巾营地之后,卢植将袁绍扣留了下来,不过终究顾忌到袁家的威望,关押袁绍的地方不是城里的大牢,而是一处别院,而同样在这别院里的,还有自己搬进来的另一名少年。

    5月的北地慢慢热了起来,不过清晨的微风还是带给了人了丝丝舒爽,而在这微风中,张风在院子里舒展着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打着拳,姿势如虎似鹤,模仿着走兽飞禽的姿势,远远看上去极是怪异。

    “这拳术到底是什么?”本在一旁默默看着书的袁绍也被这怪异的姿势扰乱了注意,无奈地放下了手中书卷。

    “五禽戏。虽然华大夫没能治好我的嗓子,不过倒是留下了这套养生的拳法。虽然养不养生的无所谓,不过练了些时rì发现力气和身体的灵活xìng提高了不少,所以就坚持练着了。怎么样,本初兄长,要不要我教你?”一套五禽戏耍完,张风感觉身体里微微发热,一股灼热的感觉由丹田处冲出蔓延到四肢百骸,有一种身体都活过来了的感觉。

    “华大夫的养生方法吗。。。”张风的的话倒是让袁绍心里一动,神医华佗的养生之方不知多少人垂涎,袁绍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想起刚才张风惟妙惟肖的禽兽般的动作,袁绍最后还是扯了扯嘴角,放弃了向张风请教的打算:“果然像只野兽一样四肢着地什么的还是免了吧,有违世家风度。”

    “是吗,那就算了。”本就是随口一说,袁绍拒绝了张风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在袁绍正打算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手中书卷之时,院子外的吵闹迫使袁绍再一次放下了书卷。

    “卢老将军下野,董仲颖上位。没想到这刚一接任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看来这位凉州刺史xìng情豪爽,喜欢热闹的传闻倒是真的了。”袁绍摇了摇头,在洛阳时,凉州董仲颖的事就时有流传。不过对于洛阳的人来说,这位凉州刺史的勇武事迹都是茶饭后的笑谈,到不是针对这位凉州刺史,而是大汉十三州,凉州之地汉民多与羌人婚配,在其他人眼里凉州之民的血统已然不纯,所以谈论到凉州之时都自然地带上了三分讥诮与七分的优越。

    “虽然汉军大捷,不过北军五校却是输了,那董仲颖倒是有办法。接任中郎将之后,于军中演武,以豪勇之气来带动汉军低迷的士气,倒是颇见成效。”院子里响起的第三个声音让两人感到诧异,因为作为卢植软禁袁绍的别院,这个地方可是禁止其他人出入的,可是当两人看向院门时却发现了一主一仆两个生人,不,说是生人也不太对,至少走在前面的少年两人都认识。

    “明非!?”

    “明非见过本初兄长,还有子虎。”

    来人是本应留在洛阳刘议,也难怪张风惊讶,太子监国,按理来说在东宫做事的刘议应该是忙的焦头烂额才对,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难道朝中出了什么变化?

    “朝中安然无事,十常侍因为封谞、徐奉之事低调做人,世家忙着组织义军,大将军何进。。。此人不说也罢。总之相安无事,风平浪静。”读懂了袁绍一瞬间的皱眉,刘议笑着解释道:“正因为朝中无事,所以我闲得无聊就请命和天使一同而来,见识见识沙场风情。”

    “沙场风情。。。残肢断臂可不是什么好景sè。”刘议随便的口气让张风皱了皱眉,语气自然的带上了点严肃。看见了张风严肃的表情,刘议愣了愣正准备道歉,可是这个平rì里人迹罕至的别院,却是又想起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请问哪位是是袁绍,袁本初都尉?”当众人转过头时都是吃了一惊,只见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站在院门口。文士打扮的男子嘴角若有似无的微微上翘,看上去却是有种狐狸般的狡诈。

    相互对视了一眼,袁绍疑惑的抱拳道:“在下便是,敢问先生是何人,唤在下何事?”

    “呵呵,失礼了,在下贾诩,字文和,乃凉州军一司马而已,无足轻重,实在是无足轻重。只是听闻四世三公的袁氏名门有一公子暂居此地,所以好奇之下前来叨扰,多有冒昧。”看见袁绍站起来答话,仔细打量了袁绍一番,贾诩脸上的笑容不知为何越发的浓郁了。

    “不敢当,不知贾先生此来有何事?”贾诩的笑容虽然与常人没什么区别,可是袁绍却诡异的感觉到一阵恶寒,询问贾诩的来意却是为了早点结束与这个人的交谈。

    “呵呵,袁家四世三公,声望如rì中天。在下此来却是想借袁家名声做一件事。”

    “借袁家名声?”袁绍有些弄不明白的贾诩的意思,声音微微的迟疑。

    “呵呵,在下先前也说过,在下不过一军司马而已。凉州军体系磅礴,司马之职不尽其数。所以在下也是人微言轻,虽有破黄巾之策,奈何难见主公啊。”说着说着,贾诩扬声长叹,声音里颇有一种“如之奈何”的哀叹。

    “破黄巾之策?计将安出?”比起贾诩的摇头长叹,袁绍更被贾诩的话吸引了。

    “袁公子有所不知,去年大旱之后,幽、冀两地几乎颗粒无收,而黄巾聚百万之众,其粮食消耗何其之大。黄巾起事乃是在2月,而如今已是5月,3月的时间足够黄巾把能找到的粮食都吃完了。而前不久,听闻青州北海郡有贼军讨粮,幸而被卢老将军的学生击败。黄巾军无功而返。黄巾此举正是说明了军粮已经危险到了一个极限,如果此时我等袭击黄巾军粮成功,那么到时纵然张角坐拥百万大军也是枉然。袁公子以为此计如何?”将心中所思细细地说了一番,贾诩目光闪闪的看着袁绍。

    “计是好计,可是我等又如何知道黄巾存粮之地?”

    见到袁绍顺着自己的话接了下去,贾诩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不过转瞬即逝,没人能够看见。

    “袁公子说的是,自古袭击兵粮之举并不罕见,黄巾自然不会轻视。只是袁公子幽于深院有所不知。北方黄巾在张牛角战败后,退守广宗,而张牛角的战败让冀州南部的黄巾势力清扫一空。而这时候,张角自然不能再安于冀北一带,必然要驰援广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好歹张角也是个读过书的人,不会不知道这点。而黄巾军那糟糕的组织度也注定了粮草供应的地点不能离前线太远,不然难免押运粮草的士兵会在中途产生什么不太妙的想法。所以诩敢肯定,黄巾军粮草供应的地点必然离广宗不远。而且就算袭击屯粮之地不成,只要有一支部队干扰着黄巾军的运粮,也足以让对方惶恐不安了。袁公子以为如何?”

    一口气将话说完,贾诩拱手等着袁绍的回答。而袁绍则诧异地看了贾诩一眼,对方的话里挑不出一点问题,没想到凉州军中还有这等人才,屈居司马,却是可惜了。心中对董卓的识人不明摇了摇头。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让我将此策呈于董中郎,是否?”

    “袁公子果然聪慧,只是在下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放心,我会告诉董中郎此乃他帐下司马之策的。”

    “不不不,袁公子误会了,在下想说的是,千万不要说此策出自诩之手。”

    “嗯?这是为何?”贾诩连连摆手让袁绍小小的吃了一惊。商人逐利,士人逐名。原以为贾诩之所以找到自己是想借由袁家的名声抬高对方在凉州军中的地位,可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不瞒公子,吾主董中郎此人虽然豪勇却略显刚愎,若是听闻自军司马假借他人之嘴,必然大发雷霆。倒是公子有袁家做后盾自然无事,可是诩可就有大麻烦了。更重要的是,到时主公绝不会再行此计了。”苦笑着摇摇头,贾诩对董卓的凉州人式的蛮横颇为无奈。

    “可是如此一来,先生的功绩就。。。”

    “若能让黄巾之乱早rì结束,天下苍生早rì能的安宁,诩就算一辈子作一司马又有何妨。”笑着打断了袁绍的话,贾诩表现的相当豁达,让在座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看着沉默的袁绍,知道对方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贾诩淡然的笑了笑,向众人施了一礼,慢慢地走出了院门。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本来看着这人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样子,不过意外的倒是古道热心啊。”看着从院门消失的贾诩的身影,张风喃喃的说道:“那么,你准备怎么做,本初兄长?”

    “还记得吗,子虎。当孟德说要比一比谁先歼灭黄巾时,我说的话?”袁绍的脸上大大的浮现出笑容,看上去相当的高兴。

    “啊,嗯~~~当时本初兄长说了‘未必’吧?好像孟德兄长还问为什么,但是兄长却始终没说呢?”

    “没错,就是未必。袁家门人遍布天下各地,关于幽冀二地的情报自然也有,而通过整理与分析,当时我就发现了黄巾军粮食的来源是个问题。不过按照我的估计,黄巾军应该在4月左右就应该缺粮了的。。。可能是在哪又抢到些粮食吧。”沉吟着摇了摇头,袁绍倒是很高兴有人和自己想到了一处。不过转过头却看见刘议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些什么:“怎么了,明非,想到什么了吗?”

    “嗯,啊,只是在想‘人不可貌相’,此句颇有哲理。”被袁绍叫回了神,刘议耸耸肩笑道。

    贾诩,字文和。凉州军军师李儒好友,其人在凉州军举足轻重。

    在下贾诩,字文和,乃凉州军帐下一司马而已,无足轻重。

    截然相反的两句话在刘议脑海中萦绕不止,嘴角勾起了一个笑容,看着贾诩的身影早已消失的院门,刘议的眼神渐渐地意味深长。ps:贾诩开始坑人了,猜猜他坑的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