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孤汉 > 正文 第六十九章:君与臣(3)

正文 第六十九章:君与臣(3)

书名:孤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薄饮淡雪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一个人影匆匆的小跑出宫门,钻进了一辆停在宫门前的马车,然后车夫扬鞭,马车抖了几抖,扬长而去,掀起一片烟尘。

    “不知又是哪位大人被骂了。。。”

    司马朗摇摇头,带着点好笑的口气轻轻说道。

    那人跑的太快,司马朗却是只来得及看见华服飘飞,却没看清人影,不过这身华服也说明了对方身份尊贵,也得亏这样养尊处优的人没被那宽袖长袍绊倒。

    最近,太子殿下倒是找到个好消遣,因为洛阳内外基于两位将军之死产生的sāo动,以及众位大人有意的纵容,于是太子殿下干脆隔三差五的召见众臣,骂个狗血淋头后再放回去。当然,这里召见的众臣,其实也就是平时太子殿下不怎么待见的人了。

    “呵,是因为化身刘议和其他人混在一起,所以才有所改变吗,还是。。。”

    轻薄的笑容渐渐隐于面上,司马朗的目光越过洛阳城内的屋顶,越过城墙,看着城外的尸体,然后投向薄云遮rì的天空,

    “还是人之将死,所以稍稍放松了自我约束呢。”

    司马朗默默地看着天空,耳边还似有似无的回响着马车在路面上疾驰的声音。

    司马朗知道,虽然被骂了够狗血淋头,可是世家的作法却不会有什么改变。为了家族开枝散叶,延续永恒,世家之人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更别说只是被骂了一顿。

    让司马朗烦恼的是,别的世家都行动起来了,可是司马家却安之若素,稳如泰山。司马家的想法,司马朗自然明白,不过是坚定站在太子一边,待太子登基之后,水到渠成的跻身一流世家,所以才没有什么行动,害怕太子起了猜疑。

    可是司马朗更明白的是,这样的期望不会有结果,因为太子殿下已经用整个大汉为赌注开了个局,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大汉不会传承在太子殿下手中。太子殿下之所以没事就召见大臣来骂个痛快,无疑也是

    亡国之君不在乎加上个昏庸无能的评价罢了

    所以现在司马家要做的应该是趁着太子监国时,借由太子近臣的身份,捞得比别人多,比别人狠,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乱世中存续下去。而这也是太子殿下默许了的,这才是司马家依附于太子的报酬。

    可是司马家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而司马朗却不能明言,知道自家的人的秉xìng,如果明言的话,怕是太子殿下的计划就这样泄露出去了,而隐秘的提醒,却没人深思司马朗话中之义。

    不知为何,司马朗脑中浮起了一张似狐似狼的年轻面容,带着充满恶意的笑容。

    摇摇头,驱散了脑中的印象,司马朗靠在宫墙上,静静的闭上了眼。

    “果然,想要让司马家崛起,就这样追随太子殿下是不行的吗。”

    “请问,是司马先生吗?”

    闭目良久,突然司马朗被一个略显粗犷的声音打断了心中思绪,睁开眼,看见不远处站着两人,一人武将装束,一人世家打扮。

    “在下曹孟德,这位是袁本初。得太子召见,说是在宫门处有司马先生等候,敢问先生是?”

    曹孟德,袁本初。

    司马朗心中转着这两个名字,知道太子殿下这是在为今后之事铺路了。

    “在下司马伯达,太子殿下吩咐在下为两位带路,请。”

    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司马朗示意宫门守卫放行。

    还有时间,再等等吧。

    *********************************

    “唔,要实行州牧制,现在只要将各州的刺史提升为州牧,各州迟早会被世家侵蚀,所以世家应该不会反对这第一任的州牧人选。”

    刘辩抱着臂膀,托着下巴。眼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制作jīng细的地图,涵盖大汉十三州,不过说是jīng细,也只是大概标注了各州的范围以及州治所在,顶多还有几个重要的郡县。这也是没办法,在平常人一生中最远不过到达周边的城市的现在,绘制地图实在没有意义,而且大汉版图远超前朝,绘制全国地图的工程耗时耗力,也没人去做。

    刘辩这张地图也只是着人根据各处行商的描述,粗略的画出来的,而各州更jīng细的地图应该掌握在各地刺史手中,不过却是某种意义上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因为那样jīng细的地图却是代表一州本身了,丢了地图,无论是从战略意义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是丢了这一州。

    “世家也没有准备在这时候和汉室全面冲突。洛阳城里,世家的举动更像是在试探汉室的底线,不过太子殿下一直没有拿出严厉的制裁措施,只是口上骂几句的话,只会刺激这些世家的野心。”

    东宫之人都知道太子喜清静,所以宽敞的宫殿中没什么侍从。窗户门扉掩盖了阳光,只透过微薄的光晕,照亮扬起的粉尘。宫殿中层层排排的烛台熄灭已久,而稀薄的阳光显然照不了整个宫殿,所以再往里,就是逐渐凝实的黑暗。光与暗以地图所在为界,刘辩所站处还有微微光亮,而桌子的对面只能勉强看出一个黑sè人影了。

    “不过汉室积威四百年,经此大乱虽然助长了世家的野心,不过这个时刻却还没人想到逐鹿天下吧。所以即使将原本忠于大汉的各州刺史提拔为州牧,也不会有人反对,但是暗中的动作就少不了了。顶多五年,各州世家就能完成对本州的侵蚀了。”

    响在黑暗处的声音说的正是刘辩心中所想,不由得为此点了点头。

    “五年吗,为了完成侵蚀,世家不约而同的会在这五年内控制天下局势趋于平稳。如此一来,治愈黄巾之乱后的创伤,休养生息,整军备战,然后以完全的姿态迎接乱世,这五年应该也够了。”

    “不过问题在于幽、冀、并三州刺史因为黄巾之乱战死,这样的话恐怕会成为引起世家的导火索也不一定。”

    黑影中,伸出一只手在幽、冀、并三州所在的北方化了一个大大的圈:

    “幽州尚且好说,因为黄巾之乱的原因,边防乱作一团,乌丸部族似乎也不安分起来,几度犯我边疆,虽然碍于先祖赫赫武功而不敢轻易大规模入侵。不过想来现在也该探清了虚实,可以预见,新任幽州牧必然会面临乌丸入侵。对于世家来说未免得不偿失。所以太子殿下无论任命何人为幽州牧,都无甚影响。”

    “先祖赫赫武功。。。”刘辩顿了顿,在黑影的不解中苦笑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所以重点是并、冀二州吗?”

    “然。并、冀二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更兼是产马之地,北靠胡蛮,也有练兵之所,作为一方根据地而言,实在是不二之选。既然臣能看清这点,世家之人从来不乏英才,自然也能看清。若是世家因为争夺此二州而结怨,那么这五年养民生息却是很可能因为这私怨流产。”

    手指轻轻敲着手臂,刘辩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笑道:

    “若是皇叔为这三州一牧,皇叔愿牧何处?”

    黑影中的人愣了一愣。没想到刘辩会突然转变话题,不过依旧想了想答道:

    “伯安不才,愿牧幽州。”

    “哦?”

    “自我大汉开国以来,北方蛮夷一向是我朝大患。虽然武帝几度将塞外之人驱赶漠北,可是却未能除根。若是中原乱起,大耗己身,那么未免会给北方之辈可趁之机。伯安愿牧幽州,使乌丸之辈不得进中原一步。”

    黑影人说得慷慨激昂,刘辩却是微微一笑。

    “皇叔果然愿牧幽州,可是不行。”

    “为何?”黑影一愣,望着刘辩机械地问道。

    “皇叔为人随和,生xìng温厚。即使面对非我族内的塞外之辈,想来最激烈的做法也不过是分化之,驯养之。虽然中原乱起之时,这样的做法未见有错,可是现在却稍显温和了。”

    “可若是大肆屠杀,刺激到了塞外之辈,难免会失去理智的进攻中原,而中原战作一团,却是没有余力对付。难道不应该以先祖武功为资本,吓阻那些蛮夷之辈吗?”

    黑影不解,刘辩笑着解释道:

    “所以才说,中原大战时,皇叔之策不错。可是现在不是还没有大战吗。现在流窜在幽州境内的乌丸只是对方试探的部队,如果大汉应对的温吞了,那么大汉势弱的情况就暴露在了那些狼崽子面前。所以现在的幽州需要的是一个铁血无情的将军,而不是一名深得民心的文官。”

    说着,刘辩从一旁的桌上翻找出了什么,递给了对方。

    “公孙伯圭?卢子干的学生?此人在黄巾之乱中的战绩并不突出啊”

    黑影的声音充满了困惑,的确,纵观整个黄巾之乱,公孙瓒的表现就像是:我来了,我参与了,我走了。根本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只是因为对手是黄巾罢了。孤与卢植老将军谈过几次,老将军对此人赞不绝口,言之:可为冠军侯。”

    黑影肃然。冠军侯,取勇冠三军之意,原本只是大汉侯爵之一,可是却渐渐的成为一个人的专有名词:十七岁就担任骠姚校尉的霍去病。

    卢植虽然老朽,可是千锤百炼的眼光却是不差,竟然给了那公孙伯圭这样的评价?

    要说冠军候的话,黑影人,倒觉得北军统帅,同样十七岁受封校尉的那个小子还好一点,不过仍旧和冠军侯不能比。

    “此人沙场当在塞外,而非中原。孤拟以此人唯幽州牧,成为针对塞外的矛头。而皇叔善内政,当为冀州牧,同时担起幽州的后勤。公孙伯圭此人,孤也不算太了解,若是刚极易折之辈,到时皇叔可以控制幽州后勤,以免这公孙伯圭打得太狠,大汉内战之时,却是不要轻易招惹塞外的好。

    至于并州牧,并州毗邻凉州,却是找个和那董仲颖有过节的人比较好。毕竟要是凉州军得了北军四校,再得并州之地就麻烦了。回头问问史师兄,并州军里有没有人可以提拔吧。。。”

    黑影人看着刘辩说得兴起,却是几度张嘴,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打断了刘辩的侃侃而谈。

    “太子殿下,臣且认为,世家之人怕是不会如此轻易的放弃并、冀二州。”

    刘辩停下了嘴,看着黑影眨了眨眼,却是笑道:

    “所以,孤要和世家谈一笔生意。这也是为何今rì让皇叔来此的原因。”

    生意?

    黑影不解的看着刘辩神秘的笑容,世家渐渐开始与皇权对立,这时候还能谈什么生意?张嘴正yù言,却听得门外黄门唱道:

    “义军都尉,曹孟德、袁本初到!”

    回转在舌尖的问话被黑影吞了回去。

    袁本初?

    四世三公的袁氏名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