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修士日常生活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争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争

书名:修士日常生活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戴代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杨蕴秋也申请去看了一眼童文的尸体.

    他祖父出战未归,孙子的尸骨总不能就这般轻率入葬,吴宓特意下旨,用冰块儿好好保存,等到童林得胜归朝之后,再行葬入童家祖坟.

    尸体好好地在那儿,杨蕴秋想看几眼也容易.

    童文是个很秀气的少年,长得并不像他的祖父,听皇家书院的先生们说,这孩子学习刻苦用功,虽然基础底子有些薄弱,但足够努力,以他的家世,再加上他的努力,将来肯定能在朝堂上立足,他自己都说,以后想做一御史.

    现如今所有的想法都已经再不可能实现.

    杨蕴秋特意来给他念了两遍经文,无论管用还是不管用,总是一片心意.

    洪朝虽然可能比不上现代的验尸技术,可仵作们,尤其是为提刑司工作的仵作,经验都很丰富,他们既然说,童文表皮无伤,也没有中毒,就是心跳骤停,然后死了,杨蕴秋觉得,至少能有**分确定.

    他来一次,也只是想看看剩下的那一两分,是不是有可能而已.

    现在看见了,没有煞气凝聚,死亡很平和,没有痛苦,至于其它,他看不出.

    回到书院,杨蕴秋难得有心思又调整了一番学校的各种法阵,还要求学生们都掌握进出的方法,而且在紧急情况下,要能在最短的时间能打开杀阵,还不能危害到自家同学.

    一群学生难得得到如此认真的传授,以前先生可是最多就随意交代一下怎么进出,可没如此细心过,他们也都来了兴趣,到少了几分对战事的忧虑.

    厩也渐渐恢复平静.

    只是近日来,厩也开始下雨.倾盆而落的大暴雨一下就是十余日,偶尔停了,天一样不见放晴,总阴沉沉的.

    杨蕴秋甚至都觉得.窝在学校里不出去.身上都有点儿长毛发霉的趋势.

    学生们到是玩学校的法阵,玩的很开心.

    以前他们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通往下山之路的那忻阵,还有山上用来测试学生的幻阵,虽说变幻多端,也挺有意思.可经常玩,也就少了好奇心,现在可好,杨蕴秋把整个书院所有的法阵都展现给他们看,就连教室,大校场,食堂.宿舍,花园,每一条游廊……都设置了各种类型的法阵,有大有小.大部分都是幻阵套着杀阵,相当有意思.

    崔怀信那小子还玩出了新花样,他拿着笔墨纸砚跑到雷霆骤雨,嶙峋怪石之类幻阵里去练习作画,带着精美的菜蔬酒水,跑到美女成群的幻阵里去吃吃喝喝,并且还把这种行为发扬光大,连课业都拿去幻阵里写.

    杨蕴秋也不阻止,反正常常在幻阵中进出,有助于锻炼精神力,精神力高了,他们读书也能读得更好些.

    如此宁静安详的时光,一直持续了一个月,终究还是出了大事.

    吴川的官员贪渎,洪灾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一向颇有几分国泰民安景象的洪朝——民乱了.

    本来吴宓也没太担心,虽说蛮人叩关,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可区区乱民而已,朝廷大军一到,自然烟消云散.

    的确是如此.

    官军一到,吴川那点儿所谓的乱民,顿时就散了去,都没怎么动用武力,可是,这事儿一出来,就代表了一种转折.

    好些地方都开始出现不安定的苗头.

    吴宓连忙召集重臣,开始讨论这个事儿,对民乱之类的,重臣的关心程度,一点儿都不下于皇帝,他们是世家大族,怕的也是这些闹事的流民,很快就定下剿抚并用的各种策略,也适当地放松了压迫,减免一些赋税.

    要救灾,要和蛮人打仗,又得减免赋税,以免民众们被压迫的太过凄惨,起来造反,本来还算丰盈的国库,很快就没钱了.

    朝廷没钱,吴宓也没办法,他就算想打打世家的主意,现在这种时候,也不敢过于逼迫,万一再逼反了哪个世家,那可真不得了.

    如果是流民造反,吴宓不在乎,但要是有一个带头的世家起来闹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厩里各种暗潮汹涌.

    杨蕴秋趁着难得放晴,连忙把书房里的书什么的,都整理一下,下雨的时候空气太湿,他也不好乱动,省得书页被损毁.

    刚把书分门别类地排列好,崔怀信别别扭扭地跑到书房门口,腆着脸跪下:"先生,我想请你做媒,我看上一姑娘."

    杨蕴秋登时笑了:"哦?哪一家的闺秀?"说着,便把崔怀信强力拉起身,这时节,可没有随随便便下跪的习惯.

    崔怀信愿意为了个女人下跪,怕是当真情根深种,了不得.

    他琢磨着,莫不是这小子看上的女孩子身份比较高,他觉得配不上,所以想让自己先去探一探口风,再行定夺?

    "是……是素月."

    杨蕴秋顿时怔了怔.

    他不是瞧不起素月,其实说起来,素月琴棋书画皆会,人又美,书也读得极好,能和崔怀信诗词唱和,也是个好姑娘,但是,她的经历,她的出身,注定了她不能获得幸福,至.[,!]少在崔怀信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规则的时候,他不可能娶素月.

    杨蕴秋并不发怒,叹了口气,苦笑道:"你知道,这不可能,虽然素月从良,但她生的儿女,三代不能参与选官,而且,选官的时候会考核资格,虽无明文规定,但潜规则里,你的妻子也要出身清白,如果素月只是给你做妾,那也不用我出面,你乐意,她也乐意,都无妨,但夫妻一体,妻子是要替你出门交际的,任何一个选官的考官,也不会考虑一个有青楼女子当妻的人."

    "学生知道."崔怀信咬咬牙.却还是道,"学生只希望先生为我设法,让我父母不要为我定亲……"

    原来这小的父母最近来了消息,看意思是说.崔怀信年纪渐渐大了.成绩听说也很不错,便想着要为他择一个媳妇.也好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能替他照顾家务.

    男人大了,总得娶妻,崔怀信的父母也是担心他被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给勾搭坏了.

    如果知道自家儿子一颗心掉在了个青楼女子身上.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杨蕴秋心下哭笑不得,差点儿没把手头的大字典甩到这小子脸上.

    这字典还是他带着学生们编撰,如今是书院的一大宝贝,轻易不肯借给别人,崔怀信连忙伸手去扶.不怕自己被砸,到怕书散了架.

    杨蕴秋仔细想了想,连给素月改变个身份的方法都想了,最后也只能道:"我会找机会和你爹娘说.先不急着给你定亲,其它的,我也没办法."

    就崔怀信现在的心理状态,还是别随便结亲为妙,结婚,结婚,是结两家之好,可不是为了结仇的.

    有这般一个结果,崔怀信已然很高兴.

    打发了崔怀信,杨蕴秋继续整理自己的藏书,晚上吃饭的时候,素月来了,不过什么也没说,只是进书房认认真真地给所有的学生做了一顿晚饭.

    菜色就是书院常常吃的菜色,味道甚美.

    做完了饭,又洗了碗,才准备离去,离开前只是对杨蕴秋笑道:"他有这样的心,我这一辈子都值得."

    儿女私情什么的,没多久,哪怕连崔怀信也没有精力去多想.

    蛮人忽然攻打齐州,并且两次攻入齐州,虽说最后让童林指挥大军将其挡在了明源峡谷之外,可齐州也还是丢了一小半.

    一时间,便是厩,也不能再拿此事当茶余饭后的闲谈了——如果蛮人穿过齐州,那之后就是一马平川,或许两三日的时间,便能直接打入厩.

    当年洪朝建都方州,就是为了抵抗蛮人,如今却显现出不妥之处,纵深不够,很容易让厩置身于战争的前线.

    奈何,现在即便想要迁都,也不那么容易.

    书院里的学生们个个都紧张起来,连先生们也不再反对他们围着沙盘判断,揣测战争的情况,一日日过去,一开始吴宓还对童林抱有很大的希望,可接下来,童林又失误了两次,虽说还是有败有胜,并非一边倒的失败,在一场大战中,这种情况很正常,童林还能掌握战情,并没有惊慌失措,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是迟迟无法收回齐州,定州,不能把蛮人赶回去,连吴宓都开始怀疑起这个老将,还有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

    就在此时此刻——闻人鹰派了使臣,带着大批的珠宝在齐州出没的消息,被一个所谓的貌似逃离齐州的书生,传回了厩.

    那个书生甚至说,童林有可能会背叛洪朝.

    吴宓当机立断,下令申斥,还把这书生下了大狱.

    可朝中对童林不利的消息,再一次传扬开来.

    崔怀信自己都快翻白眼:"这么拙劣的离间计……朝中居然还有人相信,难道都是傻子?蛮人能给童将军什么?童将军驻守北疆,一年杀多少蛮人?光是蛮人的头领,他杀的就不下十个,仇深似海,他会投靠蛮人去?"

    可惜,天下的聪明人不多,真糊涂,和装糊涂的人却不少.

    这种涉及到什么叛国之类的事儿,根本没人愿意沾惹,哪怕从心眼里并不相信童林就会背叛朝廷.

    如果是以前,有这种流言,也不算大事,偏偏现在战局不利,偏偏前一阵子童林的金孙才莫名其妙地死在厩.

    于是,这般拙劣的离间计,竟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时间,兵部那边,犹豫着不肯多发放粮草,每次只肯给两三日的粮草,虽不敢断绝,却是明显有了控制之心.

    这边吴宓还没有考虑清楚,也还没说服朝中大臣,相信童将军,不要扯后腿,然后,蛮人不知道怎么就过了明源峡谷.齐州就被围了.

    闻人鹰本来只有二十万骑兵,结果一转眼的工夫,他和一直与他作对的两个部落首领达成合意,一下子又多了五十万骑兵.

    这下子.齐州危险.

    齐州那边的求援信只发回来一封而已.

    朝廷这边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童林勾结蛮人,使用了引君入瓮的计策.这是想调动大军救援,直接瓮中捉鳖,或者有别的什么阴谋.

    吴宓都快让朝堂上.[,!]那群白痴给气死.

    "就,我洪朝就没出过我这么憋屈的皇帝!"

    他气得摔了三个茶盏.眼巴巴地看着杨蕴秋,"先生,您是大能,您能不能走一趟齐州,解一解齐州之围?"

    杨蕴秋无语.

    "我只是一介凡人,这等百万人的战争,我又有什么法子?陛下不必太过忧虑.童林将军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如此险境,只要派人救援,齐州必能转危为安."

    杨蕴秋也只能这般安慰一下了.

    很快,齐州的各种消息.完全断绝,甚至有消息传,齐州失守,蛮人大军即将南下,很快就会杀到方州.

    沿途各地,有些人积极做好了防御准备,但大部分都是一片混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朝中大臣甚至有了请御驾离开方州南下的意见,不少大臣的家眷也成群结队地想要去南方的明州.

    不只是外面,连书院里的学生,都有家长来,希望他们暂时离开方州,等战争结束再回来也不迟.

    至于援军?

    吴宓到是派出他自己手下的一些军队去救援,可那些世家大族,个个都只想着别人出力,而保存自己的实力,手底下的精锐,根本舍不得放出去.

    谁不知道每次和蛮人交战,都会死伤惨重,真要实力大减,丢了地盘,丢了一切,那比蛮人攻过来还要凄惨.

    不得不说,这携臣们太乌鸦嘴,猪队友害死人.

    接下来一个多月,就没有一个好消息,蛮人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特别强大,屡战屡胜,甚至有一队人马,绕过齐州,直奔厩.

    得到消息的时候,蛮人居然到了京郊一带.

    吴宓本来还不肯走,可城门居然一日被破开,似乎是有人里应外合,迎了蛮人进京,这下子到好,他不想走也不行,被大臣们裹挟着从密道离开,把繁华的方州,留给了凶残的敌人,也把满城的老百姓,送到了敌人的刀枪斧钺之下.

    杨蕴秋得到消息很及时,但他没走.

    他那些学生们,也更相信自己的学校.

    整个山上所有的法阵都被开启,大校场上的兵器全搬出来,如今学校里的学生早不是以前那么一丁点儿的数目,连学生也扩建了三次,林林总总地,连先生加起来,有小五百多人,个个穿上以前练习骑射,习武的时候穿戴的锁子甲,拿了趁手的兵器,到大校场集合.

    杨蕴秋也不多言,令他们和以前玩各种军事演习的时候一样,十人到十五人一组,分成小队.

    "不是让你们去打仗,打仗是军人的事情,你们只是学生,出去之后,尽量躲开蛮人的大部队,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救助更多的老百姓,把人带到后山来,你们常常玩耍的山谷里有帐篷,先把人安置好,记住,只要活人,财物什么的,别太在意."

    学生们老老实实地答应,有几个特别紧张.

    也难怪他们紧张,就算学校里有时候组织人手玩个军事对抗,但那更多的是游戏,还是为了让他们强身健体而玩的游戏,真正的去打仗,他们不行!

    别说杀人,就是杀鸡,他们也下不了手,君子远庖厨啊!

    杨蕴秋看有几个小子吓得脸色发白,笑着安抚道:"别担心,方州是咱们的地盘,你们路熟,马匹又都是上好的,不比蛮人的差,身上的锁子甲,也能涤荡刀剑,不要和他们交手,遇见了跑便是了,只要回到后山,他们人再多,咱们也不必担心."

    他并不觉得蛮人能在方州站住脚.

    如果是哪个世家领头造反,说不定还能顺顺当当地得了方州,可换了蛮人,即便是一时顺利,世家也会奋起反抗.

    可以改朝换代,反正无论怎么改,世家也还是世家,但换了蛮人统治,世家怎么肯臣服?这些世家祖上,谁没有和蛮人有过深仇大恨?

    闻人鹰勉强有些明主的气象,不能等同于其他蛮人,可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一时半会儿收拢不了汉人世家的心,至少现在不行,也许死磨个十几年,一直礼贤下士,一直倾慕汉人文化,表明自己的向汉之心,将来他有可能入主中原,现在,他就是打来,也站不稳脚跟.

    杨蕴秋是觉得,洪朝真的还没到彻底烂掉的地步.

    中原王朝,若不是真的不可救药了,那点儿只能在草原上逞威风的蛮人,又怎么可能窃据龙庭?

    一群年过十八岁的成年学生,通过自己申请,家长和先生们批准,都被撒了出去,就算心里害怕,这时候大家还是鼓起了勇气.

    杨蕴秋也没闲着,最后一次检查山上的各种法阵,补充灵石,又放了些备用的灵石,便也离开了学校大门.

    ps:

    已经发了一个多小时了,死活发布出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