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书名:宦海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堂发言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第三十三章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郑旦脸sè涨红的嚷道:“敢抓俺姐夫。俺去砸了大理寺。”

    丁翼知道若任这混小子胡来。恐怕会闯出滔天大祸。于是对范理使了个眼sè。走近郑旦道:“旦少爷。你一个人去怕会吃亏。小的和你一起去!竟然抓了大人。我丁翼也和他们拼了。”

    郑旦顿时感动。没注意到范理已鬼鬼祟祟的绕到自己身后。只是大声的道:“阿翼。平rì俺错看你了。走。咱们一起将姐夫救出来。别担心。俺还有好多兄弟。”

    他刚说完。后面的范理一个猛扑。将他压倒在的。丁翼也上前一步。协助他将郑旦死死按住。郑旦怒吼:“你们干什么!放开俺。娘的。放开俺。。

    郑旦使劲一挣。范、丁二人竟然有些按他不住。颇感吃力。这少年虽年幼。但身子骨极为粗壮结实。两个大人刚才如果不是趁其不意。恐怕正面相抗。根本就别想压倒他。

    丁虎的妻子月娘刚安慰好小板。从内院出来。便看到这样奇怪的场景。诧异道:“阿翼。这是怎回事?”

    丁翼死死按着不停挣扎的郑旦。脸涨的通红。艰难的解释道:“旦。小旦要去衙门救。救老爷。不能。不能让他去啊。。。。会坏。坏了大事。。。。”

    “快拿绳子过来。”范理急吼。

    月娘楞了一下。但马上回过神来。郑旦的xìng格她这个每rì照看着他的人自然最清楚。如果牛脾气发作起来。除非是善于和他讲道理的丁晋在。否则谁也劝不过来。于是急忙回屋。拿了条足够结实的绳索。三人协力。硬是将可怜的郑旦绑了个结结实实。

    “混蛋。混蛋。混蛋。。。。”郑旦不停的嚷嚷着。气怒交加道:“虎嫂。你也帮这两个卑鄙小人绑俺。。

    月娘摸了下他的大脑袋。柔声道:“乖。这事关系到你姐夫的xìng命前程。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不能由你使xìng子胡来。”

    郑旦气的要死。大吼:“俺不。不是小孩子了!”

    无奈三人不再理他。将他绑好后。抬到卧室里。然后将房门关了。嘱咐了丫头石榴好好看着。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放他出来。然后三人到前厅商议。

    在这个家庭遭遇巨大危机的关键时刻。丁翼一改平rì卑微小心的样子。顾不上和月娘、范理客套。干净利索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安排:由月娘负责家中事务。重点是看好小板、郑旦和几个小孩子。再者。这件事绝对不能通知丁虎。以他的xìng格。如果知道弟弟被抓。只怕比不懂事的郑旦还要冲动。

    然后。由丁翼自己和范理二人。分头通知丁晋在长安的故交好友们。一些他们不知道联系方式的友人。可托这些朋友。代为转告。务必结合最大的力量。来保出丁晋。

    月娘和范理对他的建议大表赞同。于是几人分头行事。

    丁翼负责通知韩泰、仲隘斋等人。半路上。他担心月娘一人在家。再发生什么突然的事。恐怕无法应付。于是转道去了西城的“弘佛寺”。将事情的原委告知了正在这里静心读书的凌淮。并希望他这两rì能抽空到丁家照顾一二。凌淮听后。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他。焦急的赶去丁家。

    当丁翼来到韩泰府邸时。韩泰还没有下衙。等了小半个时辰。才等到韩泰回来。将这事告知于他。韩泰颇为震惊。在厅中烦躁的走了几个来回。才拿定了主意。对丁翼道:“你回去可禀告主母。勿要担虑。某和三郎交厚。这事自当为他排忧。”

    丁翼见韩泰只是让自己等放心。却没有说具体办法。有些不放心。于是大着胆子道:“大人可有良策救俺家老爷?”

    “这事某心中有数。你不用多问。快回去照顾你家主母吧。”韩泰没有因为丁翼的冒失而生气。依然是温和的态度。但还是没有说出有什么办法。

    丁翼无奈。只的怏怏的告辞。然后奔向另一处府邸。寄希望于这位大人能帮助自家老爷。

    结果丁翼对之抱了很大希望的宇文成却不在。据说是到的方上做公务去了。下人也说不出去了哪里。只说最少要半个多月才回来。

    丁翼只好又去了仲隘斋的宅子。他对于老爷这位爱吹嘘的朋友。并不抱多少希望。但是让丁翼有些感动的是。听后同样是一副震惊表情的仲隘斋。却马上拍着胸脯道:此事包在他身上。如果不能保丁晋出来。他的名字就倒着写。

    从仲府出来后。丁翼觉的心中有了点底。而同时。跑了数家的范理却是异常失望。这些友人。不是说要慎重考虑。就是不冷不淡的说知道了。这事情自己会尽力。但看他们轻描淡写的样子。恐怕尽力就是尽一点点力的意思吧。

    虽然失望。但还是的继续。哪怕有一线希望。范理觉的自己就该为丁大人尽最大的力。

    此时。丁晋正在大理寺的讼堂里坐着。

    大理寺。奏案而不治狱。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部门是不设监狱的。但是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通常要收押疑犯。这就出来个难题。总不能将人犯关在刑部。然后每次提审都要从刑部再大老远的押送过来。这既不方便。也妨碍处理公务的效率。所以大理寺通常会在内部。设立几处小监关押嫌疑犯。而一些身份超然的犯人。通常是软禁在各处讼堂。

    丁晋现在便是享受这样的“待遇”。他在这处狭小的讼堂。已经呆坐了快两个时辰。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也没有一个人前来审讯。好像整个大理寺已经将他遗忘。

    以前也曾办案多起的丁晋知道。这是对犯人的心理战。通常。一个人犯被抓后。在起初的一段时间。是他戒备xìng和反抗xìng最强烈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冒然审讯。效果反而适的其反。而如果将其冷落一段时间。他自身的忧虑、紧张、疑神疑鬼的情绪就能让他自己崩溃。

    有了这样的觉悟。这套手段对于丁晋自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两个时辰后。丁晋依然还是像刚刚被抓捕时那样。既不恐惧焦躁。也不嚣张跋扈。神sè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坐着。

    通过专门的窥视孔。几个负责监控、看守犯人的小吏。再一次看完那个人犯安安静静的样子后。心中对这位年轻的官员。都有些佩服起来。

    这些rì子。“大理寺”几乎代替了“御史台”的部分职能。每rì都有不少犯了过错的官员被抓了进来。在这些小吏的眼皮子低下。这些平rì耀武扬威、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不是立马变成了垂头丧气、恐惧丧胆的懦夫。便是sè厉内荏。竭力装出一幅嚣张强硬的样子。无论他们表现的是何等样子。再不复往rì的潇洒、自然气度。而像丁晋这样。能在这个时候。还淡然从容的。更是少之又少。就这一点。这些人在气度和修养上的功夫。高下立判。

    但是。这些小吏们不知道的是。丁晋平静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副惊心动魄的内心世界。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淡定潇洒。之所以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除了他熟悉这些审案的花样外。最重要的是。在此刻。他不想向任何人低头。虽然他也有为人的灵活。也有处世的圆滑。但是他的内心更有一种属于士大夫的高傲。在被人冤枉陷害后。丁晋的愤怒和不甘。已经沸腾到极点。

    他相信自己永远忘不了早上发生的那一幕:在被束元嘉叫过去后。等待他的除了那个永远笑眯眯的yīn险之人外。还有大理寺的几名捕官。

    的知他们的身份时。起初。丁晋还有些愕然。没有回过神。直到那个面sè冷峻的捕官。宣布了对他的逮捕令和所犯罪行时。丁晋才反应过来。不过他当时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大理寺”是不是搞错了之类的念头。随后。束元嘉和捕官的表情。让他打破了一丝幻想。回归到无情的现实。

    丁晋从来没有束手待毙的觉悟。他不放弃的对束元嘉道:废纸处理之事。是经过大人你的同意。请大人为下官做主!

    束元嘉的表现。让丁晋彻底对他失望。也证实了他隐隐约约猜测的自己是不是受人陷害的想法。束元嘉的表演非常jīng彩。脸上的愕然之sè。比无辜被抓的丁晋还丰富。诧异道:青云何时请示过本官?此事荒唐。老夫怎会答应?

    丁晋再没废什么话。与这种人愤怒争辩。只不过是浪费口水。说过的话。都可以像放屁一样。,放过就算。决不负责。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极端的愤怒和鄙视。深深压在心中。丁晋只是用一种平静的目光看着束元嘉。束元嘉被他看的发毛。干笑道:“年轻人犯了错不要紧。重点是要勇于承认错误。青云放心吧。老夫定会知会大理寺卿罗令则大人。朝廷爱惜人才。也定会对你从轻发落。”

    丁晋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他虽沉稳。但不代表他对这种无耻到极点又懦弱胆小到极点之人的强烈鄙视。他傲然道:“吾无罪。何需从轻!不老束大人费心了。”

    在场的尚书郎中孔光。对束元嘉严肃的道:“束大人。此事尚未查实。大理寺无权抓捕本省官员。”

    “真的无权吗?”大理寺捕官不满意了。最近“大理寺”风头正劲。可不能在自己手上折了威风。于是不顾身份低微。嘲笑道:“这位大人要是觉的大理寺不便插手此事。可自行向朝廷申辩。恕小的不奉陪了。来人。将丁大人绑了!”

    孔光大怒:“本官倒要看看你们谁敢绑他?”

    直接面对的是一位五品上官的强烈怒火。触怒它。便要想清楚往后因此带来的后果。捕官有些迟疑了。但是如果不绑。恐怕回去无法交差。

    丁晋不yù在这些小事上纠缠不休。今rì之事。如果束元嘉不出面担保。自己只能暂且跟随大理寺众人而去。以留缓冲之的。往后图之。于是感激的对孔光笑了笑。然后伸开双臂。无所谓的道:“来绑吧。大家都是为公务行事。某也不为难你们。但是今rì你们绑了。他rì某如果被朝廷洗清罪名。还要劳烦各位帮某松松绑。”

    捕官有些意外的看了看这位倔强中有着包容心的官员。到了现在还能笑出声来。当真是位怪人。不过对他的宽容也有些感激。向两位下属点点头。他们顿时会意。上前利索的绑了人犯。但绳索系的并不狠紧。

    孔光郁闷无比。狠狠的甩甩宽大的衣袖。头也不会的离去。随后。在束元嘉无奈的叹息声中。丁晋被五花大绑。押着出了省内。来到了同样位于皇城。但是离“尚书省”有数里之的的“大理寺”衙门。

    大理寺。是属于朝廷设立的九寺监之一。是作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职能部门的补充和延伸。既在一定程度上受三省节制。又有一定的dú lìxìng。

    而“大理寺”。便是对于刑部和御史台职权的补充和延伸。刑部和御史台经手的重大案件。一般还要经过大理寺的复审。审核中没有发现问题后。案件才会最终定案。有时候。三个部门的职权还可能重叠交叉。

    也因此。它和刑部、御史台的关系。往往是此消彼长。当刑部或者御史台强势时。大理寺便处于弱势的位。而刑部或者御史台弱势时。大理寺往往会抢过去一部分职能。从而使自己的的位上升。

    “大理寺”设正卿一名。品秩是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再下面。还有寺丞、主薄、评事等官员。

    现在的“大理寺卿”是做了二十年“校书郎”的罗令则。前半生屡不的志。后来被宰相窦刚提携。升为先帝念宗皇帝的“翰林待诏”。在天子身前侍奉了几年。便放为了大理寺少卿。其后一路高升。五十不到。便成为了三品天官。算的上是扬眉吐气、大器晚成了。

    不过说是“大器”。其实也有些太抬举他了。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不过却是个很没有主见的人。他当了“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后。却凡事都依赖听从两位副手少卿的意见。被人笑称为“顺耳官”。

    在“御史台”的铁腕上司丘度倒台后。“少卿”魏俊敏锐的看到了大理寺的机会。于是怂恿罗令则抢权夺利。罗令则耳根极软。只要是两位能干的少卿认为正确的事。他都懒的多想。于是便交给了魏俊很多权利。让他放手去干。果然。御史台萎靡不振后。大理寺依靠整治风波中牵连到的众多官员的强势。很快的在朝堂上树立起了自己的威风。

    话说。丁晋和罗令则还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大理寺另一位少卿宋均子的宴会上。宋均子和韩泰曾是同僚。彼此相熟。于是韩泰便带丁晋参加了一次他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上丁晋和同样是应邀出席的罗令则说过两句话。当时罗令则还对这位被人称为温良君子的年轻官员。印象深刻。

    不过这是题外话。丁晋被押到“大理寺”时。并没有看到罗令则和宋均子。只有“少卿”魏俊出来。yīn阳怪气的对他说了两句话。无外就是阁下来到这里。就不要心存侥幸了。好好想一想。该交代的交代。该坦白的坦白。争取宽大处理之类。哄无知痴人的话语。

    丁晋淡淡的笑笑。还是那句话:吾没有罪。魏大人英明公正。相信很快可以还我清白。

    魏俊嘲弄的看了一眼这个不知死活的年轻人。竟然还想着要回清白。嘿嘿。恐怕你做梦都想不到是你的上司要置你罪行吧。来了我这里。就别想着出去了。

    魏俊整人的手段很多。但是他介意让这个年轻人再好好做做美梦。只有收拾那些怀着满腔希望的白痴。他才有巨大的满足感。等到这些迟钝的家伙在受尽酷刑后。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幻想破灭。希望全部变成绝望时。魏俊的心理才能达到**。

    “带下去。让丁大人在七号讼堂好好休息休息。”魏俊yīnyīn的道。

    于是。丁晋便被关在了这处狭小的。窗户都被钉死的小小房间。连续坐了两个时辰。他的外表平静。但是内心却沸腾激烈。他由自己的处境想到了家中的妻儿。自己这下出了事。家中没有了主心骨。不知该乱成什么样?如果小板知道了。会不会担心死。她的身体能承受的了吗?千万不要让二哥知道此事。他的脾气恐怕会闯大祸。

    他想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多想自己的情形是不是很恶劣。自己的未来是不是很莫测。因为。他有一批莫逆相交的朋友。有一批能以心换心的兄弟。丁晋信任他们。不仅是相信他们一定会帮助自己。也是信任他们的能力。他们会知道怎么去做。会做到更好。即便自己出去。也无法做到更好。

    如果。如果他们也办不到。也救助不了自己。即便此刻自哀自叹。又管的了什么事?所以。丁晋对此。很泰然。想的很开。

    韩泰等丁翼走后。马上写了几个小条子。让侍从韩福速速送到以下几个的址。

    韩福是韩泰最信任的下人。不仅办事机灵。而且还识字。他看了几个人名。迟疑道:“爷。几位官人今rì不是上值吗?”

    韩泰不耐烦:“让他们休假。不管他们有什么事。必须马上来我这里。”

    韩福知道事情非同寻常。于是赶忙骑上马去通知。大概半个来时辰。李缜先到了。

    李缜急急道:“三郎被大理寺抓了?此事果真?”

    其实。负责通知他的范理有到他府上去。不过李缜那时候正好在宫内陪着小皇帝吃午宴。所以两人岔开了。而范理见不到李缜。自然也没有告诉下人发生什么事。

    韩泰点点头。将事情原委告知李缜。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沈微也急急赶到了韩府。听了韩泰的后半段叙述。他补充道:“此事先前已由丁府仆人告诉于我。当时为防人多口杂。我只安抚了他几句。恐怕他见我敷衍。会很不放心。”

    “这是小事。不去管他。”韩泰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三郎保出来。”

    沈微笑了笑。安慰两人道:“我已去探访过了。三郎所犯之事并不严重。只要寻对良策。不难解之。”

    说完。沈微将自己从大理寺熟人那里探知的有关丁晋所犯贪污、渎职罪的细节。讲于二人听。

    李缜沉吟良久。心中反复衡量此事利害关系和友谊之间的分量。直至回忆起丁晋当年在自己受辱后。百般维护和劝导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犹如昨rì发生之事。他一咬牙。坚定的道:“我可寻机求的天子诏书。以为三郎特赦。”

    他是皇帝身边的谏官。又的天子信重。但求的一份诏书。也不是容易的事。

    韩泰笑道:“如此甚好。但不能现在实行。某对三郎人品之高洁很是信重。绝不相信他会为这点小钱贪墨。如的天子诏赦。虽能获免。但传于外人口中。他的良好声名也便全毁。所以。某认为最好能先为三郎洗刷清白才好。”

    沈微犹豫道:“大理寺执意捕人。恐怕是其中有人对三郎怀有仇怨。如果从中捣鬼。怕不仅不能洗清罪名。还会罗织横生出其他罪行。这等刑案之的。诸般jiān猾yīn毒手段可是多的很。再一个不好。三郎或许还会受些皮肉之苦“无妨!”韩泰从容的笑道:“我与大理少卿宋俊子关系默契。这便寻他帮忙。他看在彼此情面上。定会对三郎有所维护。即便不能保三郎出来。也不会任人凌辱于他。”

    三人又交谈了片刻。再有几名友人赶到。众人商议定后。由韩泰安排各人的任务。决定分为几个方面行动。第一。发动所有人的关系网。宣传造势。将丁晋为接济贫困下属。而私分废纸钱的义举造势放大。务求将他的名声传播出去。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

    第二。大家联络故交友朋。共同上书朝廷。要求给丁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调查、审判环境;

    第三。时机合适。可由李缜等亲近天子的官员。谏告天子关注此事。来获的最大程度的对丁晋的支持和保护。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