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正文 第十八章 韩一良行贿案

正文 第十八章 韩一良行贿案

书名:宦海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堂发言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宦海风流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八章韩一良行贿案

    十八章韩一良行贿案

    慧帝已经十五岁了。随着天子的渐渐长大。一些满怀着忠君爱国思想的大臣。开始幻想皇帝的亲政。并此。常常找机会向天子倾述自己的忠诚。

    黄龙七年腊月的一天。一位名叫韩一良的刑部郎。他给皇帝疏说如今何处不是用钱之的?哪位官员不是爱钱之人?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是靠钱弄到的官位。么能不花钱偿还呢?自己是个很小的官。都辞却了别人送的五百贯钱。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因建议。天子可号召百官捐纳钱财。以解国库困乏之疾。

    慧帝看了奏本。很高兴。认为他忠诚。准备提拔他当行使诏封驳权的给事中。这个官职虽品秩不算很高。但位置很重要。专门盯着中省出来的政令法令挑毛病。至有权驳回宰相的命令。

    按正常的程序来说。皇帝未亲政前。是没有这样的权利自行任命朝廷官员的;如果再严-一点讲。即是已经亲政。若由皇帝直接发出命令。而没有中门下的印章。在大周朝。这也被认为是违法的。不过。先帝念宗皇帝执政时。却开了个不好的先例。那就是让翰林学士草诏谕。常常绕过正常程序来任免官员。被称为“内制”。

    话题转回来。前面说慧帝准备提拔韩一良为门下省给事中。对于小天子这种心血来cháo的做法。如果不是事关重大。或者有人强烈反对。各位宰臣们历来是采用容默许的态度来应对。在他们的想法中。这权当是小孩子的玩闹。无伤大雅。因此慧帝一年当。总是要兴高采烈的利用难的的赐予机会。任命提拔几位小官员。

    这一次。皇帝的内制诏下达特别快。等到那边政事堂的几位顾命大臣知悉消息时。韩一良已经随同那些的到正规程序升迁诏旨的官员。等候在月华门外听赏。

    俗话说君无戏言。况诏已下。乎是已成事实可是。这次。小皇帝的做法已经超出了小孩子的玩闹。给事中的位置实在是太过敏感。远远超过了几位重臣的容忍限度。宰臣们不准备让慧帝继续胡闹下去。必须阻止他这次恣意任xìng。也免的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和天子对着干也不臣子之道。看来。还的从那位韩大臣的身挑毛病。

    于是。便有官员站出来为“主子”分忧。进宫向慧帝紧急奏说:这位韩大人有不法之罪。提拔他是不妥当的。

    慧帝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位“忠臣”。竟然被人说有问题不可以。显然很生气。便质问说:韩一良有何违法?

    来人自然是有备而来。便道:韩一良明知有人行贿而不向有司举报。这是明显的隐匿之罪;陛下可让他点出具体人来。到底是谁送给他钱物如果不说。这又是包庇;韩一良身为刑部官员知法犯法理应罪加一等。怎么还能够给予奖赏。

    慧帝听了恍然大悟。顿时便觉韩一良果然有而且十分恶。如果不是眼前这位敢于直谏的官员提醒。自己险些了他的大当。生气下。小天子立马召政事堂的几位宰相。将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处理。并要求一定要严办。以正国法。

    当时。韩一良正美滋的站立在华门外等候。和他一同等待的是。还有百位官员。这些人都是今大考解中的幸运儿。是按照正常程序被提拔升迁的人员。来到这里。等待着向皇帝谢恩。

    话说。慧帝在万分羞恼中立即下令要将韩一良交有司严处。不过宰相们自然没闲心和一个蛋多费工夫。于是在御前几重臣便达成了对他的处理意见:贬韩一良到千里之外的cháo州。

    诏令发来。韩一良众目睽睽中。从百官排列中狼而出。羞愤难言。

    可是。这件事还没。韩一良领了贬官令。回家打包收拾行礼的空当。他又被人狠狠参了一本。弹他的人是“御史中丞”杜衡。

    文说过。在丁晋胡美卿告讦的事件中。堂堂御史台。竟然没有一个御史敢站出来。追检举丁晋。虽然是碍着整个吏部的巨大压力。但是也可看出。现在的御史台。早已不复往rì的风和实力。再者。没有一个强硬的领袖。监察人员&039;也缺乏一种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jīng神。

    朝廷中自然不缺乏明智之人。有鉴于御史台的萎靡不振。已丧失大部分监察功能。一些大臣便提出召回丘度的建议。而御史台

    对杜衡的无能很望。渐有迎丘之念。

    杜衡当然不愿意看着这样的情况发生。如果丘度重回御史台。凭着他的威望和顾命大的身份。自己将再无容身之的。么怎么才能阻止情况发生呢?杜衡想到两点:一是尽量给丘度回归制造困难阻碍。另一点就是大力提高自己的威望。领导御史台重树昔rì威风。

    有了这样的想法。杜衡弹劾韩一良的行为。自然不难解释。怪只怪那位韩大人的运气。实在也太糟糕了点。

    韩一良随即被御史台收审。杜衡的目的是调查出行贿给韩一良的那个官员。乐观点讲。或者是一批官员。可是没想到韩一的嘴巴竟然很硬。拒不说出到底是谁想给他五百钱。杜衡恼羞成怒。严刑逼供多rì。也没的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到了后来。杜衡自却有些害怕起来了。韩一良&039;可被皇帝撤掉自己的官职。断送了当臣的前途。甚至顶着酷刑及被从严治罪的风险。而不肯告发那个给行贿送礼的人。背后必定有强大的支撑力量。自己这次冒然插手。不会无意中捅了马蜂窝。

    可是到了此刻。杜衡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不能结案。他的声望势必跌落谷底。到时。丘度回归。必成定局。

    真正是左右为难。也不的。下也下不来。杜衡如果是个神经脆弱者。肯定会发疯。好在他有个不错弟弟。杜衡的亲兄弟杜冲此时正在担任“中校正”的芝麻小官。不过这个人博学多闻。饱览史。人又很聪明。于是从古人那里学的了很多yīn险狡诈的计谋。常常为他的丈人中舍人黄展出谋划策。

    杜衡以前看不起这个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弟弟。认他的那些小聪明不的台面。不过现在逼急了也是病急乱投医。于是便问策于他。杜冲洒然一笑。同样对杜衡的举止失措很有些轻视。轻描淡写的对他说:兄之危。无足挂虑。依看来。不过反掌倾覆也。

    杜冲的想法是。杜衡根本就是小大做。自寻烦恼。既然他一方面担心此案无法结束。导致丘度重掌御史台;另一方面。又顾虑案子继续追查下去。揪出什么不的的幕后大人物。那何不这样。

    说完。就对着杜衡耳朵低声说一通。听杜是连连点头。很快愁眉不展的脸就出了舒心的容。

    第二rì。杜衡便依计而行。先是一一拜访了几位相。以汇报案情为由。实行图谋之事。他对几位重臣说:“案虽未结。已露端倪。其中牵连顾命宰臣丘。所不敢专断。特请示相公定夺”

    这句总领开场白说完后。他对各位重臣后面说的话就不太一样了。杜衡在窦刚和卢士琼面前。是竭力诋毁丘度的蛮横和霸道。说他虽然调任他职。还数次非议中门下实的各项政令。还公然说。如果有一天能回到御史台。必然要纠正这些错误的政令。

    杜衡的这些话。可是完全点中了窦卢二人的忌讳。昔rì丘度在御史台时。便数次干扰朝廷政令的正常施行。这对于有大抱负的政治家来说。是最不可忍受。

    而窦刚和卢士琼都是有沛然政治理想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两人虽素有仇怨。也能和好亲近。表面化解干戈。但是却绝对无法容忍一个旁人之人。在自己等人的政治主张正施行到关键时刻。来指手画脚。从中破坏。

    杜衡的挑拨。及近rì一些大臣建议丘度回归御史的传闻。终于引起了卢二人的重视。两人并高度赞扬了杜衡的政治觉悟xìng。认为他是一个忠直可靠。讲真话的同志。

    而杜衡转过身。对副相李景俭说的是:丘度独断专行。肆意妄为。不过是一名临时的部尚。却老是想着抓李相的马脚。四处对人陷相公你贪赃枉。说是你主持国家财政工作后。经常从中假公济私。中饱私囊。

    看李景脸sè铁青。杜衡又添油醋说:现在御史台很多官员。都要求丘度回来领导他们。如果任由丘度轻易回来。他肯定会诬陷弹劾很多朝中大臣。借以重树立他的威风。

    李景俭听到这里。却是转怒为笑。哈哈大笑着顾左右而言他。再也不提丘度之事。杜衡很感沮丧。以为在这里的挑拨离间。自己是失败了。未完待续。如yù知后事如何。请锁定..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中文!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