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命韵 > 正文 第八十四章 爱折腾的80后

正文 第八十四章 爱折腾的80后

书名:命韵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牧然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谭知耕的自我嘲讽和风趣而夸张的表情,把沈洁茹惹得“呵呵”笑了起来。但谭知耕却一笑即收,接着说道:

    “但后来,接触的事情多了,我才渐渐明白,从事新闻工作,光有热情、同情心、正义感是不够的。因为记者不是万能的,也有知识、专业、认识、情感,甚至个性上的局限。这些局限,都会影响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判断。”

    见沈洁茹点头认可,谭知耕接着说:

    “当然,具体到曾子云的案件,小川的判断应该没错,县、市两级法院的判决,显然存在恶意袒护被告、错误适用法律的情况。无论如何,既然被告为曾子云办理了退休手续,曾子云的身份就不再是居委会干部,而是退休职工。作为记者、作为地方的主流媒体,既有为民呐喊的道义,也有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

    说到这里,谭知耕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见沈洁茹点了点头,谭知耕接着说:

    “但是,小沈啊,我们都是记者,应该知道,记者是个话语权很强的群体,而且还是一个有较高社会公信力的群体。记者的稿件一旦发表,就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报道非正面新闻,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一些素材该如何呈现,值得我们仔细斟酌啊!说起来,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恶化,与一些媒体和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报道是分不开的。”

    沈洁茹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谭知耕并未停顿,娓娓道来:

    “所以,越到后来,对于监督报道,我是越来越慎重,越来越诚惶诚恐了。唉,不知者谓我有所求,知我者谓我空忧心啊!

    “殊不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为老百姓呐喊,为社会伸张正义,本来就是一种本份,我谭知耕也并非铁石心肠啊!”说到这里,一股强烈的委屈感涌上了谭知耕心头,他的眼圈有些发红,声音有些哽咽。

    “谭总,我错怪你了。”沈洁茹怯怯地叫了一声。

    谭知耕摆了摆手,控制了一下情绪,接着说:

    “但媒体不是审判机关,不能越俎代庖。比如说,现在群众对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反映强烈,意见很大。毒奶粉、瘦肉精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精神文明建设,当然要敢于直面这些问题,抓住这些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报道,推动问题的解决。

    “但是,解决问题的本身,还是要依靠法律、依靠执法机构,仅仅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媒体的报道,一定要掌握分寸。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无限夸大食品安全状况,就可能引起社会恐慌、造成什么东西都不敢吃的局面,社会就会乱套。小沈,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沈洁茹点了点头,默默地看着谭知耕。

    谭知耕继续说道:

    “小沈啊,就说小纪的这篇‘视点观察’吧。从事实上说,案件的判决显然有失公允,但它毕竟是一件个案。这里面有一个逻辑问题,就是不能以个案质疑整个司法体系的公正性。

    “如果我们把它放大到整个司法现状,甚至妄加猜疑,产生的后果,就可能使百姓对整个司法公正丧失信心。如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靠什么来维护呢?难道真的要像一些网友说的,靠丛林法则吗?要知道,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有力、也是最后的屏障啊!”

    谭知耕说得非常动情:

    “这样说,我并不是反对舆论监督。但舆论监督,更应该将目光投向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事件,而不宜过多地涉足个案。更不可以无限发挥,以点概面,甚至越位错位。

    “新闻报道,应该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剖析新闻事件的典型意义,从解决问题的层面出发,客观地报道事实。如果所有的司法公正,都要靠舆论来监督,靠公民群起施压匡扶,那无疑是法律的悲哀啊!”

    谭知耕最后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房间里突然静寂下来,谭知耕粗重的喘息声和大街上杂乱的汽车喇叭声清晰可闻。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沈洁茹开口道:

    “谭总,我明白了。”

    谭知耕满意地看了沈洁茹一眼,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着稿子走回来,沉吟道:

    “我想,小川的这个稿件虽然不合适刊发,但曾子云老人的事情却不能不管。这样,你明天先去找专业律师咨询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也认为案子确实误判了,你就去中院一趟,反映一下我们的看法。”

    见沈洁茹点了点头,却又欲言又止,谭知耕又说:

    “实在不行的话,我再找中院的领导沟通。媒体曝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也就达到了报道效果,你说是不是这样?”

    沈洁茹看着谭知耕重重地点了点头,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第二天一上班,纪小川就兴冲冲地跑来找沈洁茹问结果。沈洁茹说:

    “小川,我昨晚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稿件确实不宜发表。”

    纪小川一听,顿时大失所望,情绪马上激动起来。还没等沈洁茹把道理讲清楚,纪小川就一把夺过稿件,丢下一句话:

    “姐,我没想到?你竟然也会屈服于权势!”说完,拂袖而去。

    走在过道上,纪小川实在不甘心稿件就这么“毙”了。想想,便来到编辑部找胡荣华。胡荣华是资深编辑、副主任科员,曾经做过记者,以写批评稿出名。

    胡荣华看完纪小川的稿子,心里便明白纪小川找自己的原因。心想,这小子胆够大的,跟自己年轻时一个样,还没吃够苦头啊!

    见胡荣华看完了稿件,纪小川便开始陈述自己的理由。但胡荣华心里正烦,不想听纪小川啰嗦,于是似笑非笑地说:

    “小纪啊,文笔不错,按正常的审稿程序走吧。”

    纪小川吃惊地看着胡荣华,显然没有想到胡荣华会如此冷淡。可一看胡荣华的脸色已经黑了下来,纪小川也不敢再说什么,便怏怏地走出了胡荣华的办公室。

    望着纪小川离去的背影,胡荣华摇了摇头,心里说:这个小子啊,看来也不是让人省心的角色。也不知这些80后的脑子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就爱瞎折腾?

    如此感慨,胡荣华当然是有感而发的——除了眼前的纪小川,还有家里的一个80后。

    胡荣华家里的80后,是他的妻子徐青。

    今天早晨,胡荣华一到办公室,才想起自己把一个重要的稿件忘在家里了,于是重新回去取。回到家里时,已经过了九点。

    用钥匙打开门,一看家里的情形,胡荣华就知道妻子还在家里。推开卧室的门,妻子徐青果然还斜倚在床头。看样子,徐青还刚刚睡醒,正双手抱着苹果手机在玩。

    胡荣华随口问道:

    “这么晚了,还在玩啊,你今天不上班了?”

    徐青挑起眼皮看了胡荣华一眼,没吱声,接着低头继续玩。胡荣华心里虽然恼火,却又不敢动怒,摇摇头,退了出来。

    其实,胡荣华当然清楚,徐青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伸手摸出手机看时间。看完时间,接着就是更新“围脖”。

    胡荣华知道,时下被人们称之为“直播”、“围脖”的东西,就是正在流行的“微博客”,它可以通过短信、电邮、软件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更新发布。

    胡荣华私下看过徐青的手机,相互之间发的内容,简直乱七八糟、鸡零狗碎。让胡荣华想不通的是,在他眼里无聊得很、毫无意义、纯粹是消磨时光的把戏,年轻人却玩得不亦乐乎,已经成了他们热衷的一种新时尚。

    说起来,胡荣华很烦徐青没事就捧着手机玩,对做家务却没兴趣,甚至捧着手机逛街、横穿马路,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有时想,这样玩手机,不出事才怪。可说过多次,徐青根本就不搭理他。

    徐青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让胡荣华心里很烦,却不敢流露——老夫少妻,胡荣华只能忍气吞声过日子。

    想想,自己当初怎么就鬼使神差地把一个“周末情人”变成了妻子呢?结果不仅给自己弄了一个“陈世美”的骂名,事业上也比蔡文凯差了一大截。

    想当初,胡荣华和蔡文凯是同一年进入云滨日报社的,但两人的际遇却不相同。如今,年近四十的他们,蔡文凯是春风得意,当上了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台柱”之一。而他胡荣华在日报社只挂了个副主任科员,事事都不顺心。

    胡荣华有时候自我安慰,自己也不是事事不如蔡文凯。

    就说两人的妻子吧。胡荣华的妻子徐青,就比蔡文凯的妻子韩慧玲要年轻得多,是个80后。往往进行这样的比较时,胡荣华就会想起一段浪漫却苦涩的往事:

    说起来,徐青并不是胡荣华的原配。徐青的家乡在江北省的一个贫困山区,高考时成绩上了二本,被录取到云滨师范学院。

    上大学的第一年,云滨市的“周末情人”,也称契约情人之风正盛,徐青是在一次酒宴上与胡荣华认识的。没过多久,徐青就成了胡荣华的契约情人。

    所谓的“契约情人”,网友给出的解释是:指一些男人与坐落城市的大专院校的在校女生建立的一种情人关系。

    这种关系,据称通常会在私底下签订契约,以此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契约的有效期,通常从双方建立情人关系起,至女生毕业时止。女生毕业后,双方再无瓜葛。由于女生平时要上课,幽会的时间大多只在周末,故亦称周末情人。

    但徐青与胡荣华的关系是个特例,因为两人日久生情,难分难舍。徐青毕业后,胡荣华就找关系把她弄进了市里的一家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工作,两人又延续着情人关系。

    后来有一天,胡荣华和徐青在“君再来”宾馆幽会时,就被妻子叶小萍和两个小舅子堵在了宾馆的房间里,终于东窗事发,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说起来,也怪叶小萍不够聪明,硬要和胡荣华离婚,结果反而成全徐青修成正果。

    中国传统,老夫少妻,夫爱有加。

    新婚头两年,胡荣华的心里倒是很美,把徐青当宝贝一样待,百依百顺。不想就把徐青娇惯得如女皇一般,动不动就使小性子。

    等到新鲜劲过去后,胡荣华才发觉,这种婚姻其实并不美妙。

    不说其他的烦恼,就说夫妻之间的床第之欢,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胡荣华的“性趣”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徐青的“性趣”却越来越大,让胡荣华越来越有一种勉为其难的感觉。

    近两年来,如果有朋友羡慕自己娶了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时,胡荣华表面上乐呵呵的,心里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心里说,羡慕吧?你也娶一个试试啊!

    再者,由于年龄悬殊,也让胡荣华和徐青在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社交活动,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小孩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胡荣华看不惯的东西,徐青却奉为至爱;胡荣华乐于为之的爱好,徐青却不屑一顾。胡荣华心里虽然极度不满,却又不敢对徐青发作,常常只能在心里跟自己呕气……

    从胡荣华的办公室出来后,纪小川顿感自己孤独、苦闷极了,一整天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下班前,纪小川接到了沈洁茹的电话,让他到她家里去吃晚饭。纪小川心里虽然不愿去,却不敢拒绝,于是“嗯”了一声。

    下班后,纪小川磨磨蹭蹭、闷闷不乐地到了沈洁茹的家里。

    一进门,沈洁茹便恼怒地瞪了纪小川一眼,顿时花容失色,劈头盖脸把纪小川骂了一顿。骂得纪小川勾头耷脑,连大气都不敢出,第一次领教了沈洁茹的泼辣劲……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