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命韵 > 正文 第一0三章 意外间成了英雄

正文 第一0三章 意外间成了英雄

书名:命韵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牧然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行驶了几公里,转过一个山头,远远的,纪小川就听到了人声鼎沸的声音。越野车继续向前行驶了一段,一幅壮观的抢险场面,就呈现在眼前:

    暴雨如注,人山人海。大雨中,一段上百米长的大堤上下,红旗招展,人声鼎沸,上下奔忙的人足有好几百人。人群中,最抢眼的,是身着桔红色救生服的解放军官兵。

    沈洁茹失口叫了一声:

    “不好,调动部队了!”以沈洁茹的经验,部队官兵总是出现在抗洪抢险的最紧急、最危险的地方。由此可以想到,这里险情的严重程度。

    越野车在离大堤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嘎吱”一声停下了,前面没有路了。

    车刚一停稳,纪小川打开车门就跳了下去。顾不上等沈洁茹,纪小川一个人慌不择路地往大堤跑去。爬上大堤,眼前的情景,顿时让纪小川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段大堤的顶部有十多米宽,洪水越涨越高,水面已经接近堤顶。大堤的中央,可见一道几公分到几十公分不等的裂缝,延绵有近百米长。临水一面的江堤,已经严重下沉。

    再看江面,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树枝、木板、圆木、杂草、禾苗、动物尸体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从上游奔泄而下。汹涌的波涛,一轮接一轮地冲向堤坝,不断发出恐怖的吼声,激起一排接一排的冲天浪花。

    一群军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喊着号子奋力地将一根根木桩打进大堤。肩扛沙袋接踵而至的人流,不断将扛上来的沙袋投进水里,溅起一片的水花。所有的人都是浑身泥泞、气喘吁吁,却没有人停下脚步。

    望着堤内大大低于水位的田野和村庄,望着还在汹涌冲刷大堤的洪水和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决口的大堤,一幅可怕的画面浮上了纪小川的脑际。纪小川再也不敢往下想,脱下雨衣包住相机,快速地抢拍了几组镜头,便扭头向堤下跑去。

    到了大堤脚下,纪小川一眼就看到了已经在帮忙装沙袋的沈洁茹。他把包着相机、手机等物品的雨衣递给沈洁茹,说了一声“里面有相机”,就弯腰背起一个沙袋。

    沈洁茹担心地问道:

    “小川,你行不行啊?”

    纪小川嘿嘿一笑,说:

    “姐,放心,我早就在工厂里锻炼出来了。”说完就朝大堤冲去。

    堤坡上,人流涌动,呼声如潮,形成了一股气壮山河、众志成城的气势。绿色军帽下,大多是带有一丝稚嫩、布满泥水的脸。上上下下的人流中,不断有人摔倒、受伤,可没有一个人吭声——摔倒了,爬起来就走。

    纪小川记不得过了多久,也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趟来回,摔了多少个跟斗,膝盖和手上的碰伤已经感觉不到痛了。他只是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头脑有些发晕,眼前有些发黑,肩上的沙袋越来越沉重,脚步越来越艰难,堤坡变得越来越漫长。但纪小川被眼前紧张而激昂的气氛所感染,一直咬牙坚持着。

    又一次艰难登上堤顶,纪小川提了提背上的沙袋,抖擞着精神往堤下冲去,利用惯性,沙袋被他轻松地移到了身侧,顺势摔向江面。

    但就在这一瞬间,纪小川的眼前突然一黑,身子随着惯性和沙袋一起摔了出去。

    “扑通”一声巨响。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江面忽然掀起了一个巨大的浪花。

    接着,就见浑浊的水面上透出了一团殷红。一个漩涡涌来,把那团渐渐扩大的殷红吸向漩涡的中心,拉成了一条旋转着的弧线……

    清晨,太阳早早地升起来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金色的辉煌之中。在经历了几次强降雨天气后,云滨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的后面,有一个小型休闲广场。这里,有小桥流水,有成片的树林,有亭台假山。曲径通幽,花草茂盛,环境优雅。一棵棵高大的香樟树,如同撑开的一把把大伞,树荫蔽日。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悠悠的清香。

    在一棵粗大的香樟树下,有一胖一瘦两个银发老者正在练习太极拳。他们身着白色绸衣,一招一式,章法娴熟,身姿优美。练功当中,两人嘴里还在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闲篇。

    胖老头的一只手掌慢慢滑过眼前,嘴里说:

    “哎,老吴头,你注意到没有,中国和吉尔吉斯坦两国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的事件还未见分晓,赵子龙故里的争夺战又拉开了架势。嘿,如今啊,似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如此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哪像我们当年,争吵了大半辈子,总尿不到一个壶里。”

    瘦老头双手向前一推,接口道:

    “看到了,前面是曹操,后面是赵云。如今,连西门庆的故里也成了争夺对象。接下来,真不知会轮到谁?没完没了了,这算怎么回事嘛?唉,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啊!

    “记得当年有一个叫东吴弄珠客的人,曾经为《金瓶梅》写了一篇短序,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真不知争夺西门庆故里的地方政府,怎么好意思拿这么一个人物来标榜呢?”

    胖老头双手盘团,淡然道:

    “其实,依我说,名人故里之争,大多都是无稽之谈。争什么呢?要是我,先自己封着再说嘛,真假无所谓。你依历史传说,先把牌坊、碑亭、塑像、广场之类的东西建起来再说,先者为王嘛!”

    瘦老头说:

    “这你就不懂了。谁都知道,名人故里之争,说穿了,还是想争一张文化名片,它可以成为招商引资、吸引旅游、扩大政绩的重要抓手哦!文章就做在一个‘争’字上。争得越热闹,骂得越离谱,就越能吸引眼球,一夜之间就能闻名海内外。接下来,就是游客蜂拥而至,经济得到快速提升,何乐而不为?”

    “嗨,都在想吃老祖宗这碗饭哟!”胖老头慨然道。

    瘦老头也叹息了一声,说:

    “唉,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还有老祖宗留下的一碗饭可吃啊!可忧的是,现在很难见到能够传世的文化作品了。真不知现在的时代,会不会诞生属于未来的历史文化名人?若干年后,子孙后代能不能也把我们中的一些人当成历史文化名片一样来使呢?”

    “难,我看很难。”胖老头摇头晃脑地说。

    “为什么?”瘦老头质疑道。

    胖老头一拳砸在手掌上,慨然道:

    “因为历史名人的产生,不外乎几种途径。一是重大历史变故中的风云人物,二是对社会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人,三是不朽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但这三种途径,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文学作品的渲染。

    “可你看看,眼下的中国文坛,人心太浮躁,功利色彩太浓厚,偏离现实太远,许多作品的思想,苍白得近乎白纸一样,能流芳千古吗?没有流芳千古的文学作品,怎么可能有流传后世的文化名人呢?”

    瘦老头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

    “唉,当今的世人,都在为钱、为名所累啊!有时候想起来,人活着真的没多大意思。就说昨天因车祸走了的吴长林吧,前天也许还在为钱为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没想到第二天就撒手西去,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

    听到瘦老头提到吴长林,胖老头也有些戚然。这个吴长林,与他们同住在一个小区,是个生意人,四十出头,这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连妻子都换成了一个年轻的妹子。不过,因为吴长林乐善好施,人缘还好。不想昨天上午吴长林出了车祸,当场身亡。火化后,就在小区内搭建了灵堂,丧事的场面很大,热热闹闹。可这些有什么用呢?身家过千万的吴长林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骨灰盒。

    这个话题不吉利,胖老头便不想接着往下说,他将双手推向瘦老头,话锋一转,问道:

    “哎,老吴头,这次朝韩双方闹得越来越凶了,双方恶声恶气,剑拔弩张的。你说,他们这次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瘦老头伸手接招。心里当然明白,李胖子所指的,是朝韩双方围绕“天安舰事件”发生的外交风波这一件事情。

    据媒体报道,这一事件再一次让朝韩两国交恶,双方恶语相向、剑拔弩张,架式拉得很大,战争似乎有一触即发之势。对此,全球媒体高度关注,各种报道不断,猜测纷纷。因为近邻和历史原因,国内的民众对此也是议论纷纷,备加关注。

    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瘦老头明白,别看朝韩双方现在闹得很凶,但真正动手干起来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于是淡然道:

    “放心,打不起来的。这一对冤家都闹了几十年了,做做样子,闹着玩呗。就像我们俩一样,吵了几十年了,可就是谁也离不开谁。”

    胖老头见瘦老头说到两人的过去,便不再关心半岛问题,埋怨道:

    “不是我要跟你吵,而是你这人太死板了。”

    “李老歪,我怎么死板了?”瘦老头眼睛一瞪,脖子上青筋毕露。

    胖老头收住架势,指着瘦老头说:

    “瞧瞧,又来劲了。当初在位时,你老是把政策挂在嘴上,我想给大家谋点福利,向企业争取点赞助。这在当时,很正常嘛!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可你左一个政策,右一个原则。你说,你这个党组书记,几时把我这个局长放在眼里?”

    瘦老头并不认账,理直气壮道:

    “你那是搞歪门邪道嘛,我能看着你犯错误、看着你进班房?告诉你,李老歪,你肚子里的那些歪歪肠子我都知道。要是能退回去,我还是不会让你乱来的。”

    胖老头急眼了,嚷道:

    “你说清楚,你给我说清楚,什么叫做乱来?”

    瘦老头断然道:

    “违反政策巧立名目向企业乱摊派的行为,就叫乱来。”

    胖老头气得浑身颤抖,对着瘦老头吼道:

    “算了算子……跟你这人没法说话,死脑筋一个,简直就是一个二百五……”

    “呵呵……”

    两个银发老头你来我往孩童一般地斗气,把一直坐在旁边一棵香樟树下观摩的纪小川逗乐了。心想,有趣,老年人就喜欢像小孩子一样斗嘴生气。

    坐在树下的纪小川,穿着一身条纹病友服,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五官清秀的脸上,面色有点苍白,身体显得很虚弱。额头的一角,依稀可见绷带下浸出的血渍。

    说起来,纪小川至今也想不起自己是怎样进了医院的?依稀的记忆中,是在两天前的抗洪抢险中,自己因用力过猛扔沙袋,结果随着沙袋扑进了水里,后来似乎是撞在了一个木桩上。往后的事,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而当自己醒来时,就听许雯雯说,自己已经成了在抗洪抢险中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了,面前展现出了如锦的前程。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一下子让纪小川从受人景仰的英雄人物,变成了一个不识时务的傻瓜蛋,孤零零地被人凉在医院里。

    胖老头的一句“二百五”,让纪小川的心颤抖了一下,不由想起了几天前那一个让自己困惑不已、痛苦不堪的颇具戏剧性的场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