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 正文 第一章 大气中的黑白女人(2)

正文 第一章 大气中的黑白女人(2)

书名: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混易无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2)

    大巴平稳地行驶在高速路上。如今修通了燕冀高速,不用绕行,回家快了许多。老袁(本作品自此改称袁岱衡为老袁)自来燕北市近十年来,娶妻生子,忙忙碌碌,一直未抽出时间回去看看,不知家乡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珺儿和然儿挨坐着,珺儿靠近车窗,时不时往外张望,然儿在目不转睛地观看车载录像----美国一部科幻片。孩子们是第一次回老家,样子很兴奋。过完这个暑期,两个孩子就该上小学了,但愿他们永远快乐下去。做为医生的妻子,因工作原因,无法同行。世事无常,命中注定,机缘巧合。在人生的规划中,自己怎么也不没有想到会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偏远小城成家立业。

    已过不惑之年,早先的梦想和理想已渐行渐远,孩子和家庭几乎成为老袁生命的全部。生下珺儿和然儿时,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支持宣玲的工作,就如自己从部队转业,再辞职下海一样,依然从辛苦创办的医院退出,全职照顾孩子,成为了一名“nǎi爸”。期间一度生活拮据,多亏丈母娘帮忙照看孩子,老袁才能抽出点时间,用中医给一些疑难病患者瞧病,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现在想来,虽失去很多,却颇有成就感。老袁经常骄傲得对女儿说“闺女,你知道是谁喂的你第一口nǎi吗?是老爸,我!”珺儿然儿出生时难产导致缺氧,医生怕出问题,生下来妈妈一眼都没瞧上就进了儿科病房。小姨子在产科照顾宣玲,丈母娘照看然儿。人手不够,老袁赶鸭子上架照料刚出生的女儿。好在同病房有个照顾早产儿的月嫂,便讨教方法,诸如喂nǎi粉喂水、换尿布什么的。看着小家伙来到世间吃的第一口nǎi是做父亲的笨手笨手喂的,当时那种幸福感至今都挥之不去。有人问看孩子累不累,老袁不假思索的答道:快乐。孩子们上了幼儿园,老袁得空出去过一段时间,虽然挣得不少,可想孩子得要命,家里也需要照应,老在外边也不是个办法,又折了回来。宣玲劝了好几次,手艺这么好,不如开诊行医。老袁不同意,说业余看看行,开诊所肯定赔钱,自己收不上钱来。这是遗传。老母亲从医院里出来曾开过妇科诊所,手艺好,患者多,可实在不忍心赚病人的钱,没多长时间就关了。

    在老袁看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若将此商品化市场化,成为发财致富的手段和工具,绝对玷污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确不是行医者所为,也违背了这个行业的初衷和本质要求。要是按着现代人的想法和做法,古代的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大师,肯定富得流油,如果那个时候要搞个什么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话,估计他们几个都能排在前边儿。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淡泊名利,情系苍生,救人无数,清贫一生,这才是大师所为。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才使他们取得了让人望其项背、难以企及的伟大的医学成就,至今都在恩泽着后人。老袁达不到先辈的境界,但一心为病人还是做得到的。几块钱能治好的病绝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开贵药大药的事儿,老袁定不会去做。试想,谁愿意得病?不但身心难受,工作收入和学习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再徒增医疗负担,你好意思从病人兜里多掏钱?还别说,就这一念想,竟让老袁的医术突飞猛进,一rì千里,短短几年的光景,成绩斐然,求医者甚多。有人问其中的秘诀,老袁一句大白话:想着病人,别想着钱。他还开玩笑:给病人瞧病,心里净琢磨着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才能多收钱,自己能挣多少钱,医术如何能提高?不光收不上钱,老袁看病还有一个特点:慢。别人看十个,自己顶多看三四个,一个病人要交流半天。老袁振振有词,病人首先是人,不是机器,不是物件,他们有七情六yù,喜怒哀乐,所以不能光盯着病,还要观察jīng神情绪,了解心理,询问病史、职业、工作、收入、家庭、婚姻、爱情、饮食、睡眠、爱好、习惯、社会关系等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全方位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对人下方,然后拿出包括临床医治、身体康复、饮食调理、健身调理、睡眠调理、工作调理、jīng神调理、养生保健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治养方案,这一趟下来,没个几十分钟是看不完的。不过,照这么个看病法,对病人倒是有好处,可医院和诊所非关门不可。老袁想改就是改不了,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不干这一行当的好。只是手里头攥着这么好的手艺不用,rì子愣是紧巴巴了好几年。难怪有人说老袁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也不知咋的?自从有了孩子,老袁干啥都不起劲。唯一提神的是,特别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一分一秒地照顾他们,无论有多累。看着孩子成长的每一瞬间,伴着孩子行走的每一步,心里洋溢着说不出的幸福。可总不能闲着呀,孩子越来越大,已经不需要时时刻刻看护左右,最要紧的是,得挣钱呀。去年底有旧友到燕北市办事,聊了一通说老袁不如重cāo旧业----耍笔杆子,这样即体面又zì yóu,还能和孩子在一起,写好了钱也不少挣。老袁一试,还真不赖,现在平均一个月下来比老婆挣得都多。前些rì子,一个朋友将老袁引荐给一家儿童杂志社,老袁志得意满地写了一篇《神xìng的天使》,结果杂志社说写的太玄乎,容易产生误导,没给发表。老袁摇摇头,爱信不信。

    老袁冥冥中觉得,孩子身上确有一种神xìng的东西在。尤其是在三岁前。他发现孩子不会说话时,常常盯着一个地方看半天,表情莫明奇妙,有时异常兴奋,有时很惊奇,有时很惊恐,有时哇哇大哭;牙牙学语的阶段,时常看着空中依依呀呀说个不停,有时还指给大人看。老袁开始摸不着头脑,莫非是孩子看到什么了?等珺儿然儿有一天指着空荡荡的天空nǎi声nǎi气地对老袁说“爸爸,你看,那有个阿姨,”老袁才意识到,孩子的确看到了大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宣玲对此不以为然,孩子说多了就训斥。老袁就跟宣玲解释说这是孩子的本能、天xìng,不会瞎说,应该高兴鼓励才是。宣玲反驳说全是老袁的过,整天看些乱七八糟的书,弄得孩子也神神道道的。老袁无语,便背着宣玲鼓励孩子把看到的东西记下来说给自己,孩子无法描述的,就按自己的理解,然后偷偷整理在纸上。几年下来,画了厚厚一叠。老袁还提了名叫《另世界》。老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受世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孩子这种功能会逐渐降低,他要尽可能推迟这个过程。做为凡人,老袁不奢望从孩子看到的“虚幻世界”里得到什么,姑且把这当成一个锻炼开发想象力的游戏,这对孩子的大脑绝对有好处,他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分享所看到的一切。今天早上,孩子们所说的那个阿姨已是多次看到了。老袁已把她记在纸上,还画了像:皮肤自身体纵向中轴分开,一半黑一半白,身材高大,苗条匀称,穿着草衣草裙,长发披肩,挺拔的鼻梁,长长的睫毛,眼窝深凹,眼睛大而长,眉毛后端直入鬓角,前端在眉心处相连,嘴大唇薄,臂长过膝,手指细长,腿长身短。是一位长相奇特的美丽女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