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 正文 第三章 信仰在哪里

正文 第三章 信仰在哪里

书名: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混易无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2)

    这时老袁的初中同学粟恩来家看望,多年没见,两人格外高兴。粟恩比以前胖了许多,头已谢了顶,在灯光下放着亮儿。

    老袁把粟恩让到老母亲屋里,落座相互寒暄几句后,老袁问道:“老师当得好好的,怎么不干了。”

    “你不是也辞职了吗?”粟恩笑着反问道。

    “我这人你又不是不了解,zì yóu散漫惯了。说说,你到底为什么?乡里初中的老师工资都归财政管了,虽然不高,但比以前多了,还有保障。”在老袁看来,国人多数还是喜欢吃公家饭的。

    “物价也在涨啊。”粟恩吐了吐嘴里的茶叶末,“那点工资真不抗花。不过这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教够了。你说咱好歹也是个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是我教着教着,越觉着心里没底。我这人有个毛病,想着既然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不光教书本上的知识,总得把做人的道理讲给学生们听吧,再说又是班主任,也有这个责任。你说我该讲什么。讲真诚待人?这社会多复杂,真诚值几个钱?连学校和老师都不老实了,巧立名目,变着法收学生的钱,什么购买指定教材、课外书籍,上课不好好教,让学生掏钱补课等等,好家伙,说是免费义务教育,可钱花得越来越多,还美其名曰‘提高学生成绩’。虚伪。更甚者,为人师表,却收受红包。逢年过节,学生家长又是钱又是卡又是物给老师送,这都成了惯例。让孩子们讲真诚?你没做到,怎么好意思说?有什么资格讲?再说学生也不见得能得听进去。话又说回来,这不是害人家孩子吗?一走上社会,让人骗个溜够,学生们不骂我才怪呢。让他们虚伪狡诈?这不是教学生不学好吗?想来想去,我给学生们讲,好坏没有标准,你们自己掂量着办。我这套说辞在学校里广为传播,最后传到校领导那里,跟我严肃谈了几次,说我有违做老师的准则,更不是班主任所说的话,这样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如此下去会误人子弟的。我压根没理这茬。再加上我这人在别人看来向来离经叛道,不服管教,入不了领导的法眼,最后把我这班主任给撸了。其实班主任当不当的吧,压根我就不稀罕,只是我带的班升学率最高,学校为了提高声誉,愣是把我摁在这位子上好几年,还树了标杆。升学率升学率,我烦得够够的。本来我是顺其自然非刻意为之,这么一弄,反倒成了负担。太累。索xìng我也就拧着来,结果升学率逐年降低。学校换我早有此意,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我一看,正好,索xìng辞职不干了。”

    粟恩讲到这儿,被老袁打断:“就为一个班主任?不至于吧?”

    粟恩说道:“不是为这,主要是不想干了,现在的教育实在是不可理喻。你说,学生除了被填鸭式似的灌输书本上的烂知识,一切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他们还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素质呢?德行呢?思想呢?jīng神呢?身心健康呢?这些统统不管。衡水二中就是个例子。听说这个学校升学率特别高,北大清华,每年考十几多个,全国都有名。你猜他们怎么教学生。就是大量做题,有的学生开玩笑,说他们连试题还没看清呢,答案已经做出来了。因为学习太紧,学生几乎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去趟厕所老师给你掐时间,超了就上厕所里找,有的老师甚至跟着去。离高考三个多月,学校就组织全校师生召开什么百rì冲刺誓师大会,让学生们高喊: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之类的口号。不光这,每个班几乎每天都这么喊。都魔怔了。我有一个朋友花了几万把他孩子送到学校,我就劝他,别把孩子弄神经了。你猜他怎么说?只要孩子能考上清华,我宁可让他神经了。就这,还有不少学校去那儿学习取经。你说说,这都咋了都?现在孩子的负担太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这样留言:他问自己十岁的女儿,世界末rì你怕不怕死啊?女儿回答道:死就死吧,死了才好呢,不用天天上学,挤车,写作业。唉,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很累很累!”

    “最可气的是,现在是全民学英语,学校硬是把英语作为必修课。我记得一个专家就批判过这种现象。他说,重视和学习英语本来一种手段,可我们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xìng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xìng和接受能力。考研,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还有,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你说,这是干什么?最后弄得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老袁点点头:“可不是,我媳妇每次考职称,就考英语,哪能考得过。没办法,就花钱找别人代考。”

    粟恩继续侃侃而谈:“这位专家还说,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rì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文教育,学校应该把英语改为选修课。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jīng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觉着这位专家说得才是正道。可是你看看现在的学校,传得什么道?授得什么业?解得什么惑?什么教书育人,书倒是教好了,人却培养歪了,培养出了一些只知道美国西方,把自己家快忘掉的长着一副黄面孔的无德无行的新新人类。这样下去才是误人子弟呢,而且是误国误民,贻害无穷。”

    老袁问道:“既然老师不当了,后来干什么去了?”

    粟恩:“辞职下海经商。这几年也没少折腾。我现在有一间证券研究工作室,前两年成立的,是咱们县最早的专门炒股的机构,半公开化,赶了个金融危机,又关了。后来考了个证券分析师,到省里一家公司打工,干了两年,发现那些人净胡说八道忽悠股民,就又回县里重新开张,私募了些资金,帮别人炒股,现在的股市虽然不太好,但多少能挣点,而且zì yóu自在,比当老师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