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 正文 第五章 聪明的小花猪(1)

正文 第五章 聪明的小花猪(1)

书名: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混易无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1)

    老袁和孩子们在家又住了一天,转天一早打了一辆车往老家赶。老家在县城东面,虽修了柏油路,可rì常养护不够,坑坑洼洼,一路颠簸着。所谓认祖归宗,如今人们的乡土意识越来越淡,中华文明几千年之所以绵绵不绝,家族观念、血脉认同、传承意识、和谐包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袁想让孩子们寻根,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故乡,记住他们的祖籍,了解他们的祖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哪儿的人,身上流淌着谁的血。老袁的老家名字很生僻,只有在原版《康熙字典》里才能查得到,解释为野蛮的村庄。是说当地民风剽悍,桀骜不驯,极具反抗jīng神。过去历朝历代当差的到村里抓人,大白天不敢去,怕挨打。有几年农村费税多,农民负担重,上边来人收,村里人逼急了,拿起镰刀就朝收钱的脑袋上勾,从此谁也不敢来了,以至于在全县里成了拖欠费税最多的村。而且爱告状,动不动就组织一帮人,上县里、省里、首都叫冤,是出了名的上方村。一提起这个村,当官的就头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袁长了村里人的脾气,珺儿和然儿虽小,但脾气xìng格很像老袁,倔强,个xìng强,不服管,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在老袁的记忆里,自己的家乡曾是一个环境美丽、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山不高而青,水不深而秀,花不艳而鲜,翠绿树林茂密深幽,弯曲河道明亮潺潺,村子四周水塘遍布,肥沃的辽阔褐sè土地,丰盈的片片粼粼水田,既有一望无际的金sè麦浪,又有飘香四溢的茫茫稻海,旱涝保丰收,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如今的家乡呢?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车行了近半小时,到了村西头。这里要比村里高出一大截,村里人称作岗上,过去曾是一大片茂盛的树林,里面各种植被丛生,叫做驴头豹林,是因有一种驴头豹身的花斑豹而得名。听上辈人说,这种豹极为罕见,体型硕大凶猛,但不主动攻击人,由于猎杀、树林砍伐等原因,驴头豹逐渐灭绝。如今驴头豹林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典型的华北农村屋舍。沿着斜坡车缓缓往下往东行驶,岗下边是村里,街路崎岖不平,到处是车轮压下的沟壑,有的满是泥泞。除了一些重新翻瓦过的屋舍,那房,那街道,那布局,一切还是老样子。薄薄的雾气弥漫在空中,寂静的村落时而传来公鸡的鸣叫声,街道两侧堆放着玉米杆、棉花杆、花生杆之类的柴垛,柴垛旁是猪圈,猪棚上、低矮的围墙上站立着几只鸡,麻雀喳喳叫着在树上房上飞来飞去,一只大白鹅在街上慢悠悠地溜达,几条家狗低头来回嗅着,裹着裤腿的村民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一辆农用三轮车拉着一车西瓜“嗒嗒”往岗上赶,吓得鹅狗乱窜。趁着天气凉快,老袁想到南河瞧瞧,于是让司机驾车向村南驶去。村南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车沿着田间大道慢慢走着,两侧农家菜园、chūn玉米、收割完的麦田映入眼帘。老袁把车玻璃打开,阵阵田风拂面吹过,记忆中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夹杂着泥土和庄稼蔬菜的天然芳香,只是感觉少了水草的味道。珺儿然儿扒着玻璃张望着,不时地好奇问着老袁。想想挺可怜,越来越城市化的生活,让孩子们离大自然愈来愈远,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和这田野,以及生长在其间的东西是何种关系了。老袁只能通过书本、电视、网络和自己的记忆,让孩子们认知这养育人类的土地。车行驶到一条河岸边停了下来。老袁和孩子下了车,深呼吸了一口空气。

    “河里没有水。”珺儿指着河沟说道。

    “爸爸,你说得野狐岭在哪呢?”然儿问道。

    老袁经常给孩子讲家乡的故事,像村南边的野狐岭、狐子灯、南河、拇指马鳖等等,而今天这些都哪里去了?眼前的南河早已干枯,曾经的一切早已没有了踪迹。村民随意撒下的种子,零散地长着花生、玉米、红薯、土豆等。对岸是条土建大坝,是对面的村子因地势低怕发洪水而修建的,看样子好多年没用上了,如今上面也都种上了庄稼。在河道西对岸就是野狐岭,过去丛林密布,因出没一种夜晚尾巴发光的白狐狸而得名,家乡人将发出的光叫做狐子灯。这里经常发生jīng灵鬼怪、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说驴头豹林让人害怕的话,野狐岭让人感到惊悚。现在的野狐岭光秃一片,零星长着几棵歪歪扭扭的槐树和榆树。四种环看,空空荡荡,没有了遮挡,以往的村落个个掩映在林树之中,而眼下十几里外的村子都能清晰可见。老袁没有了兴致,和孩子上车又返回到村里,在一开阔地下了车,车走时记下了司机的电话。

    已是上午十点多,天气逐渐热起来,但比县城凉快些。开阔地是村子的中心,原是村子搞大型活动的地方,中间的土戏台子已破旧不堪,右边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彩sè庙宇,曾是是村子标志xìng建筑。此庙建于明朝,距今已有五百年左右的历史。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风格,形式特殊,结构jīng巧。高约7米,面宽、进深各一间。东山墙现存一组琉璃浮雕,内容是观音菩萨救28难民的佛传故事。朝北的庙门紧锁着,门口孤零零竖着一块半腰来高的石碑,上刻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个红字。几位老人在庙门口一颗大树下聊天。老袁带孩子过去,透过门缝向里观瞧。庙内四面绘满壁画,内容有“竹林七贤”、“松鹤延年”等。顶部天花板是由24块镌刻jīng细的木雕云龙戏珠图组成,至今保存完整。原来里面供奉着佛像,特殊时期破四旧,供奉的东西砸烂一空,人们就经常往里放置棺材。因外部装修基本上采取了琉璃构件,家乡人都叫它琉璃庙。可能是重新修葺过,雕梁画栋,sè彩鲜艳,东墙上的琉璃浮雕,人物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太阳下泛着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