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27、贵州让人意犹未尽的小吃

正文 27、贵州让人意犹未尽的小吃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提起贵阳,我立即想到合群路和青云路的小吃一条街。如果来到贵阳没吃过地道的小吃,来了这里旅游也枉然。

    晚上这儿热闹得不行,就像是满城欢庆一样,一直延续到凌晨,人们依然意犹未尽。

    让我来数一数小吃的名称,因为吃得太多,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牛肉粉,羊肉粉,肠旺面,砂锅粉,水城烙锅,糕巴稀饭,豆腐果,烧烤,丝娃娃,豆腐圆子,米豆腐,豌豆粉,豆沙窝,烤豆腐等等。

    先来讲讲出名的花溪牛肉粉,有些人喜欢清汤的,而我却喜欢红油的。加上一点地道的胡辣椒,几勺子下去,再加点醋,一大清早就辣辣香香,口感极佳。

    贵阳人没有谁不吃辣,上至七八十岁,下至三岁,我见到会用筷子的人都会吃辣椒,而且酒量很好,一般外出吃饭,酒是饭桌上必备的。

    可能是跟这边高原气候有关,海拔平均一千米,雨水较多,首先辣椒可以抗寒,抗湿气,酒也可以抵御寒气。一个地方养成的习惯总跟当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以后我会慢慢的把我所知道的写出来。

    肠旺面,曾经流传一张中国地图,上面代表贵州的就是这个。

    不过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烤豆腐,那小小的正方形豆腐,一般由私人挑着在路边走着售卖。朝他一挥手,立即会停下来。过去很便宜,一毛钱可以吃五块。再后来一毛钱一块,我最后一次吃的时候好像已经升到五毛钱一块了。物价飞涨,什么也不例外。

    烤豆腐的人都会随身带着小凳子,摆好后便可以坐下了。

    摆好碗套上塑料袋,再舀出他们的配料瓶子,撒上辣椒粉,花椒,等待小豆腐烤好,一口一个,咬下去渀佛入口即溶,果真是香极了。

    有次我还跟卖豆腐的人聊了起来,谈到如今的物价水平,还有当今现状。我们都一致认为现在的环境比起当年好得太多,年轻一代的生活条件相对而言更是富足了不少。

    别看那个摊主其貌不扬,但言语间字句朴实句句符合现实的情况。

    正当我吃着烤豆腐津津有味的时候,他突然冒了句:“其实现在只要肯做事,不会有人饿肚子的。”

    我立即停顿了下来,他所的这句话,是我一直以来感触最大的社会现象。虽然很多事情,别人选择的道路与我们无关,但是如今环境变好了,反而越多的人倾向于好吃懒做。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人读那么多书出来,最终都只想嫁个有钱人。

    她们眼里似乎嫁个有钱的,这是最好的出路。

    我没搞懂,凭自己去养活自己这很可耻吗?还是这些人已经忘记了人本身的价值,只觉得走捷径便能得到幸福。

    或许物质上,瞬间是得到满足的。

    可是心灵里,那是越发的寂寞和空虚,直到有天失去了,才发觉自己对于这个社会根本没有真切的认识过。

    那一个摊主的模样至今很深刻的回荡在脑海,他过的话,不像是个小贩,更多的是拥有阅历,我想,他一定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的人。

    有空的时候,记得点一点推荐……每天可以一次!希望你的收藏,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