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28、贵州让人意犹未尽的小吃二

正文 28、贵州让人意犹未尽的小吃二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关于贵阳的小吃,恐怕不是草草略过就行的了。

    除了那里宜人的夏季,丝娃娃也是一道风景线。

    据有许多店家因为卖这个而发家致富,买房,买车。

    更甚者还买了几套三居室的商品房改装成店面来经营,别小看舀商品房做生意,人家生意还十分兴隆。喜欢吃的人愿意爬上好一会坡,再爬楼梯,就是为了吃他家的。

    某年我去贵阳,也尝试这样的一次‘历经艰辛’。

    因为我太熟,所以得介绍一番。丝娃娃因其形状上大下小犹如薄丝包的婴儿,所以才有这样的名称。包‘娃娃’的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不及手掌大小。

    所谓的‘娃娃’就是店家摆着长长的桌子,上面有许多装载着食物的小碗,里面有黄豆,海带,豆芽,折耳根,芹菜,数十种配菜。

    据第一次吃的人,总会包不好。

    “心不要狠,塞东西要脑子会使,懂得有技巧的包裹,才能打造出既好吃又漂亮的丝娃娃。”

    老人们的话,总在我耳朵边提醒着。

    虽然我常吃,但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包出来的丝娃娃总有点惨不忍睹的样子。形状变形,要么就食物不够。桌面有配好的调料水,什么辣椒,葱花,酱油,味精。将一个丝娃娃包好,得咬上一勺子撒进去,之后一口塞进嘴巴,慢慢品尝。

    经常会因为一不小心,酱油弄得衣服上都是。

    身旁的人看着我不住的摇头,我不知道他们这番举动是为何。

    母亲在一旁提起丝娃娃的变迁,从三十年前1分钱一个卖到现在1块钱一个,足足翻了一百倍。

    由此可以看出物价的变化,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到底,东西真的贵了很多。

    光吃丝娃娃是不会饱的,那只是一种街头小吃而已。懂行的人会叫店家炒上一碟蛋炒饭,还有点上一碗冰粉,算是饭后甜品。

    到冰粉,我最喜欢吃了。

    不过不是每家的冰粉都好吃,有些味道做得不好,破坏了原本的甜美。如果有玫瑰糖的,那便最好不过了。

    豆沙窝,以前阳明路有一家,后来不知道到哪去了。

    香酥鸭,小十字的招牌,有半只和一只可以售卖。油炸过后撒上大量的花椒粉,趁热吃,可以把嘴巴麻得就像在打架。

    到吃,贵阳的小吃是当之无愧的。

    每次过去玩,几乎从早吃到晚,很少让嘴巴停下来。每到夜里我嚷嚷着要吃东西时,身边的人总会问:“你还吃?不怕胖啊?”我摸着肚子安慰自己:“没关系,吃饱了才有力气睡觉。”

    在小吃一条街上,只要闻到香气,感觉口水滴答的响。

    出来旅行,吃喝玩乐一样重要。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进什么餐厅,豪华酒楼,最好吃的东西都在路边,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一个地方的风情。

    人不在于多,而在于投机。有时候跟不投机的人出门,我情愿自己一人。喜欢满大街的找寻那些特色,卫生条件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当中的心情,旅行的快乐,就是这样淡淡的,不留余地的存在着。

    新浪微博sa柔儿,最近更新慢,见谅,哪怕只有一个读者,我也会坚持到写完。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