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胤皇太子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神兵对决,大胤动武

正文 第三十六章 神兵对决,大胤动武

书名:大胤皇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淤泥大魔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京城大战的第三天夜晚,董不白用过膳,在邴吉的指导下,研读历朝历代的史书。有作为的帝王,一定要具备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不读史,何以治国?

    “魏朝太祖夏侯阿瞒,因为是宦官之后,为人轻贱。为使人才来投,便按长史陈群之言,创立九品中正制,延续至今……”

    伴随着邴吉朗朗的读史声,董不白摇头晃脑的听讲,这些帝王本纪,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传奇,每一笔每一处,都透露出令人惊叹的智慧。外行听个热闹,董不白已经接触到朝堂政局,自然能够揣摩出其中的门道,带给他很多启发。

    一个教一个学,相得益彰。

    蓦然,草庐晃动一下,好似要地震一般,两人赶忙奔出屋外。抬头便见,大兴城的方向上空,有流光绽放,一艘几乎有千里长的巨大战船,带着琉璃的珠光宝气,缓缓升空。同时一盏顶天立地的宫灯,似乎立在大兴城,照亮了半边天空。

    “造化之舟!”董不白惊呼。这艘巨大的战船,全是琉璃打造,但是并未完工,桅杆、风帆都没有,只有巨大的船体和十几层的船楼,正是当初董不白在地火城见到的造化之舟。那么,造化之舟的对面,便是大雪山灵鹫宫的神兵灵柩灯了。

    但凡神兵,到了天神兵或者以上的级别,大小随心,威力莫测,已经不拘于本体的大小。譬如灵柩灯,玄老看时,还在神渊上人手中拿着,现在再看,分明是个擎天柱!

    轰隆!

    造化之舟,狠狠的撞向灵柩灯。天地震颤,冲击波四处扩散,好似刮起了十二级大风。

    一次、两次、三次……造化之舟似乎只有撞击这一种攻击方式,来来回回的撞击在灵柩灯上。灵柩灯依仗灯芯发出的光芒,死死抵挡撞击,但是造化之舟不知疲倦,灵柩灯的光芒却一点一点暗淡。

    终于,数百次撞击之后,灵柩灯灯光熄灭,缓缓变小。这时从造化之舟上飞出一本巨大的经书虚影,经书自动打开翻页,从书页中伸出一只白sè光芒大手,向灵柩灯抓去。

    远处,灭绝师太惊呼道:“是霍神庭的《白首太玄经》,千古第一刺客宝典!”

    “刺客宝典?大将军是个刺客?”董不白疑惑道。

    邴吉长叹:“古之刺客,实为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非是如今鸡鸣狗盗的yīn暗小人可比拟!”

    说话间,白sè大手一把抓住灵柩灯,就往造化之舟上拖。灵柩灯中也飞出一口棺材,棺材打开,一只枯槁的白骨大手同样抓住灵柩灯,死死地抵抗者白sè大手的拉拽。

    “是大雪山灵鹫宫的《葬书地脉经》,又是一本旷世绝学!”灭绝师太见多识广,脱口而出。

    话未说完,灵柩灯中飞出五团光彩,黄绿红蓝紫,赫然是五个魔头,开始撕咬白sè光芒大手。

    董不白惊呼:“这又是什么?”

    灭绝师太立刻解说:“是《葬书五yīn》,与《葬书地脉经》同为大雪山灵鹫宫的镇派绝学。这三个人全部都在神兵内部,意念破空相斗,这是七鼎独尊才能具备的本事‘相由心生’,旷世大决战,旷世大决战啊!”

    两只手、五个魔头,僵持不下。忽然,白sè大手松开灵柩灯,握拳一震,五只魔头便被弹开,接着白sè大手伸手一弹,第一只黄sè的魔头碎成渣。再一弹,第二只绿sè魔头也碎成渣,万分之一刹那,白sè大手弹了五次,五次之后,魔头全灭。

    枯槁大手已经带着变小许多的灵柩灯飞远,但是造化之舟全速开动,立刻追上,白sè大手握成拳,一拳击出,虚空破碎,硬生生震碎了枯槁大手,将灵柩灯拉扯进了造化之舟。临进去之前,灵柩灯中,几道人影迅速窜出,消失在茫茫夜sè之中。

    造化之舟悬停大兴城上空,大将军霍神庭的声音传遍整个京兆之地。

    “犯我大胤者,虽远必诛!神渊、神通,大雪山灵鹫宫,将会第一个被清剿!至于灵柩灯,笑纳了!”

    “霍神庭别得意!天下将乱,群魔并起,诸侯佣兵,逐鹿天下!灵柩灯权且寄存在大兴城,他rì,我神渊上人必将连本带利讨回来!造化之舟,你霍神庭不配拥有!哈哈哈哈!”

    ……

    元光三年正月十二,大兴城祸乱被镇压。皇太子东方不败返回皇宫,主持朝政,一连下达七道命令。诛极乐正宗,诛阉党、诛元阀、诛于阀、拿长孙阀、拿侯莫阀,清洗党羽!

    极乐正宗被南北禁军屠戮一空,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凡是与极乐正宗牵连颇深者,皆被拿入天牢。

    三神军封锁十七县,大肆捕杀元阀、于阀族人,几乎族灭。同时拿下长孙阀、侯莫阀,门阀族人尽皆迁入天牢。同时诏令各州,将四大门阀的为官族人押解大兴城,等待问罪。一时间,天牢的牢房人满为患。

    同时崔仁海率领大内侍卫,将参与阉党的太监宫女,全部肃清,宫中几乎泰半的太监宫女被杀戮,为之一空。好在皇室之中只有三个主子,卧床的东方弗朲,皇太后和董不白,太监宫女少一些倒也无妨。

    风雨之后,清点伤亡,整个大兴城中,光是皇宫就坍塌了三座宫殿,东宫、咸阳宫、北宫,城中更是塌毁无数建筑,而地火城大半被毁。原本大兴城四百多万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只剩三百万不到。朝中有牵连的大臣拿下百余人,军中更是牵连出数千位大小军官。

    “经此一乱,大胤损失惨重,宫中、城中、朝中、军中,都空了!本宫心情沉重,无以复加!张尚书,六部官员,被清洗大片,原吏部尚书须弥陀造反逃亡,烦请你暂且兼任吏部尚书,准备开一届恩科文举,选拔天下英才充任。”朝中大乱,为肃清阉党,接连发生连坐案,朝臣人人自危,频繁请示皇太子。霍神庭也有意放权,董不白只觉权力突然大了,肩头沉甸甸。

    张清流拱手应道:“臣领旨!”

    “大将军,南北禁军几乎烂了,京兆尹麾下的衙门军,也大半受腐蚀。加上战死者,军队十亭去了五亭,大将军觉得,是开恩科武举大辟寒门子弟充任,还是募集各地城防兵?”

    霍神庭拱手道:“各地城防兵有拱卫各地的重任,以臣之见,不若与恩科文举一道,开武举!一来补充人手,二来照顾寒门,安抚百姓。”

    “善!那么,此时就交给大将军去办。”

    “臣领旨。”

    董不白又道;“宫中坍塌几座宫殿,便是本宫的东宫也塌了。近年来皇室人丁稀薄,本宫不愿再修建宫殿,因此打算清理三殿废墟,权当做御花园整理吧。至于太监宫女,此番大兴城中孤儿,若无依靠,自愿入宫,妥善安排。”

    众臣皆拱手道:“皇太子殿下仁慈,百姓幸甚!”

    刑部尚书亓官耕宏出列奏道:“殿下,天牢人满为患,臣请问,极乐正宗妖人、阉党走狗、门阀造反者,是否一视同仁?”

    董不白望向朝臣:“众卿家意下如何?”

    礼部尚书郭云燕一只手帮着绷带,前些天受的伤,奏道:“臣以为,极乐正宗起先为国教,民众笃信,因此才为妖人所惑,其大部分作乱者,并非心肠歹毒,殿下可以从轻发落。阉党走狗,卖官鬻爵,扰乱朝纲,其恶不赦,应当严惩不殆,按坐连诛!至于门阀造反,于阀和元阀基本灭亡,臣以为,剩下的,择其为首之人重罚,其余人等当以安抚为主。”

    “臣以为郭大人所言甚是!”

    “臣亦以为然!”

    董不白点点头:“既然众卿家赞同,弃官尚书就按此办案。”

    “臣领旨!”

    而后,霍神庭出列道:“大兴城此番劫难,皆是因宗门而起,臣请殿下颁令,讨伐宗门,即刻开始!”

    董不白沉声问道:“大将军,大兴城百废待兴,现在就四处征剿,是否太急了?”

    “宗门富庶,聚敛天下财富中饱私囊,大兴城自莽巨君篡取朝纲,国库已经空虚,征讨宗门,以补充大兴城用度,臣以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越快越好!”

    “靠山王意下如何?”董不白有些拿不定主意。

    靠山王道:“善!”

    董不白这才点头道:“既然如此,大将军即rì起主持枢密院,调动六镇边军,征讨宗门!”

    ……

    退朝之后,董不白叫上霍神庭与靠山王,前往御书房商议。对于是不是应该立即出兵,董不白还是有些不放心:“靠山王、大将军,一个大雪山灵鹫宫就闹得天翻地覆,可见宗门势大,我们是否应该再从容谋划一番?”

    霍神庭摇头道:“时不我待,大雪山灵鹫宫挑衅了大胤威严,若不施以雷霆之威,臣恐怕天下宗门对大胤失去敬畏之心。到时候我们再想做出什么事情,掣肘就会越来越多,不如乘机打压了几个宗门,杀的对方心寒,不敢轻举妄动。然后梳理朝廷,为时不晚。”

    “就怕宗门迫于大胤压力,联起手来。当初我尚未入宫,就有许多门派联手狙击,此事不得不防啊。”

    靠山王出声道:“不败多虑了,宗门一向狂妄自私,人间门派势单力薄,只有团结方能夺取资源。云中门派、天上门派,都是富可敌国之辈,为了夺取资源,只会互相算计,很难联手,老夫以为,我大胤征讨宗门,宗门不但不会联手,反而落井下石,与大胤一道抢夺资源。”

    “谁抢的快,谁就有最后胜利的资本!”

    霍神庭凌然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