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胤皇太子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六镇出兵,征剿天下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六镇出兵,征剿天下

书名:大胤皇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淤泥大魔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元光三年正月十四,大胤朝廷发下海捕文书,通缉神渊上人、神通上人、张继聪、邱挥掣、须弥陀等人。并由大将军霍神庭,发出枢密院起兵令,调南蛮边镇、东夷边镇两部人马,征剿位于荆州南部的大雪山灵鹫宫。

    同时朝廷要开恩科,文举、武举一起举行的消息传遍四海,无数世家子弟、寒门学子,摩拳擦掌,向大兴城涌去。

    朝廷的动作,很快传遍江湖,号称人间第一大派的“少林禅宗”在嵩山之巅,召开武林大会,广邀天、云、人、众门派前来参加。以商讨应对朝廷大军征剿事宜。应者云集,但多为众生门派,人间门派中也仅仅来了不足十个,云中、天上门派,无一响应。

    少林禅宗住持,一灯大师,看着质量堪忧的大会,望天慨叹:“朝廷发力,宗门危也!如今人人自保,而不作为,终将被朝廷一一击破,难能斩断赤龙。”

    虽然参加大会的门派质量不高,一灯大师还是极力主张联盟,最终确定了以一灯大师为武林盟主,少林禅宗、龟蛇武当山、天师道、终南律宗、十二连环坞、白云观六个人间门派为主干,无数小门派附庸的武林盟。

    武林盟成立,立誓同进同退,以对抗大胤王朝的征剿。

    大胤朝廷立刻宣布,武林盟为邪教,按律当诛。霍神庭再次发下枢密院起兵令,调北胡边镇、北狄边镇两部人马,前往六大门派祖庭,诛灭邪教。

    而后,人间门派之一的赤眉帮、绿林好汉盟、铜马府,组建“更始军”,要起兵推翻胤朝,更怒斥光武帝乃是窃贼,窃国之贼!并写了一篇檄文,披露当年光武帝起兵的始末,称大胤政权不合法。

    却是当年莽巨君建立新朝,前期励jīng图治,新朝鼎盛,后期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因而各地农民先后起义,其中有三股势力最大,大河水南部一带赤眉军,北部一带绿林军,太行山西部一带铜马军。

    光武帝与兄长在舂陵起兵,起先就是依附在绿林军中,光武帝兄长更是绿林军高层。新朝地皇四年,绿林军大破莽军,在宛城、昆阳,拥戴大胤宗室“东方玄”为帝,建元“更始”,东方玄就是更始帝。

    对此,同为大胤宗室血脉的光武帝,以及光武帝兄长“东方玉演”极为不满,奈何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压下。更始政权建立,复用胤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皇室,莽巨君立刻调遣大司空“莽巨翼”、大司徒“莽巨寻”,率四十二万兵力扑杀更始政权。

    此役,宛城、昆阳只有三万兵马,危急之下,光武帝展现了用兵如神的手段,以长孙无忌为军师,数十骑突围,搬来三千救兵。硬是用三千救兵纵横数千里,蚕食莽军,斩杀莽巨寻,吓退莽巨翼,四十二万大军,逃回去的不足四万。

    此一战天下惊动,宗门宵小之辈胆战心惊,新朝政权更是土崩瓦解,同年九月,绿林军联合赤眉军、铜马军,杀入大兴城,莽巨君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光武帝功高震主,部下有拥戴之心,造明黄sè龙袍加身。

    更始帝怒,yù拿下光武帝,光武帝乃反,杀更始帝自己登基。东方玉演不满光武帝做法,认为光武帝身为弟弟,理当让位于兄长。而后,光武帝杀东方玉演。随后灭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接手了更始政权的一切。

    此后二十年,南征北战,消灭各地割据,复辟大胤王朝。

    赤眉帮这三个门派便是当初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的残部,此刻建立更始军,在檄文中,将光武帝形容为忘恩负义的小人,窃取了东方玄的更始王朝。杀君、杀兄、杀同僚,实为天下最大的败类。形容之甚,不堪入目。

    消息传入朝廷,董不白大怒,即刻命霍神庭发下枢密院起兵令,调遣西羌边镇、西戎边镇两部兵马,征剿更始军。

    三路兵马浩荡开赴,天下震惊,无数百姓逃离家乡,远避战祸。更有童谣在民间蔓延,“大胤乱,赤龙断。猪升天,蛇出山。黑黑子,朝堂篡。神将军,团团转!”

    ……

    就在这样的动荡中,董不白在御书房过了元宵节,这几天千头万绪都积压在他的身上。告别了有名无实的监国皇太子,现在可以参政议政了,才知道,一国之君的艰难,每天有忙不完的政事需要处理,有开不完的会议要主持。

    处理了户部,吏部又来烦,处理了吏部,兵部接着来。

    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董不白甚至开始怀念,霍神庭辅政的那段时光,虽然像个傀儡,却实实在在的轻松自在。可惜,霍神庭现在忙于主持枢密院,无心朝政。

    虽然没有明说,但,董不白的确是恢复了真正的监国之权,代行皇帝之职。

    “殿下,太后娘娘派老奴来请殿下,处理完朝政,去长乐宫中晚宴。今晚,太后娘娘要举办家宴。”没了双手的张星星,脸sè异常的苍白,武功几乎全毁了,索xìng功力还在,身体恢复的很快。

    董不白伸了伸腰,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嗯,我这就过去。”

    长乐宫已经挂上了颜sè鲜艳的彩灯,元宵节挂彩灯,猜灯谜,一直是流传千古的习俗。所谓的家宴,就是在玉液池畔的亭子里,摆上一桌酒菜,赏月闲聊罢了。张玉华早就坐在桌子上,双手托着下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

    “娘娘,太子殿下到了。”

    等董不白坐下,张玉华道:“唉,今年的元宵节更加冷清了。靠山王要去神策军中过节,皇上卧床不起,竟然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吃饭了。”

    董不白疑惑道:“既然两人,为何摆了这么多凳子?”细数一下,除了张玉华和董不白之外,还有九个凳子。

    张玉华笑道:“我这个人最见不得清冷,两个人吃饭怎么吃得下,正好,有些人迟早是一家人,便请了过来。张星星,去将她们都叫过来。”

    董不白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张星星回来之时,后面跟着九个环肥燕瘦、娇俏美丽的大姑娘。当中有两个,董不白认识,一个是许平君,一个是霍水仙,这九人,赫然便是董不白要纳的九个嫔妃。

    “见过太后娘娘。”九女婀娜多姿的走过来,齐齐向皇太后问好。

    张玉华笑道:“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坐下吧。”

    刷!

    董不白赶紧埋头吃菜,身上凉飕飕的,感觉到有十八道目光,来回的在自己身上扫视。甚至,董不白还能分辨出这些目光,其中两道幽怨不已,当是许平君的,另外两道咄咄逼人,当是霍水仙的。其余目光,或好奇,或娇羞,或平淡,则是未曾谋面的七个女人。

    或许是皇太后教导有方,或许是人多,九女保持的很淑女,话不多。让董不白狠狠的松了口气,都说女人多了是非多,董不白还真是有点担心。匆忙拔了几口饭,就提出要告辞,皇太后看出董不白的尴尬,准了。

    临行前,董不白贼溜溜的在众女脸上巡视一圈,当真是百花齐放,没有一个是丑女,全是各有千秋的美女。

    “唉,女人多了就是烦恼,不过,让烦恼来的更猛烈些吧!嘿嘿!”董不白回去的路上,不时地贼笑两声。过几天,就要纳妃了,到时候每个妃子都有自己的住处,单对单,董不白还不是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嗯,许平君跟我青梅竹马,最合我的心意,以后让她当皇太子妃,帮我管理**。”

    因为东宫已经被毁,现在开辟成了花园,董不白暂且住到了甘泉宫。甘泉宫是光武帝为他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修建的宫殿,美轮美奂,可惜后来陈阿娇失宠,更是被废了皇后称号,甘泉宫也就成了冷宫。

    第二任皇后,也就是董不白的太祖母卫皇后,住在长乐宫,由此,长乐宫便成为皇后的住处,张玉华进宫后,就住在长乐宫。

    甘泉宫也挂上了彩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太监,正指手画脚的吆喝着太监宫女,布置甘泉宫。这老太监正是大难不死的魏能臣,被工布剑穿胸而过,没有刺破心脏,却伤到了脊椎,造成了下半身失去知觉,只能坐轮椅了。

    “啊,老奴拜见太子殿下。”魏能臣看到董不白,立刻要从轮椅上下来参拜。

    董不白下马,扶住魏能臣,笑道:“无须行礼,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

    魏能臣感动的哽咽道:“多谢殿下挂念,老奴虽然半身不遂,身体却康健的很,就是以后,不能再跟在殿下后面走动,老奴心里不是个滋味。”

    “跟不跟在我身边不要紧,重要的是,你是本宫值得信任的人。我还有很重要的安排要交给你呢。”

    魏能臣大声道:“殿下尽管吩咐,老奴万死不辞。”

    董不白点点头,指着宫女太监,道:“我准备改革内务府,成立十二监、八局、四司,内务府大总管这个职务,我希望你能扛起来。”

    “内务府大总管一职,已经多年无人担当,老奴恐怕……”

    董不白挥挥手:“内廷已经空虚泰半,各部门都清洗了很多人,造成现在无人可用的局面。正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替我妥善管理,知人善用,维持皇宫的运转。魏能臣,本宫只信任你啊!”

    魏能臣哽咽道:“老奴定不辜负殿下的信任,做好大总管之职!”

    ——————————————————

    (推荐呢?收藏呢?+_+!!!!!!!!!!!!)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