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56章 《隆中对》出炉之前

正文 第156章 《隆中对》出炉之前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话说诸葛亮带着两位老人回到家来了.诸葛均就爱马上请客人入席吃饭.

    酒过三巡之后,一清道士开口说:"今天我们两个老人特地来跟你们两个年轻人讲一个问题."

    诸葛亮说:"哪个问题?"

    黄承彦说:"我先来问,成家跟那两个字组成一个成语?"

    黄硕笑着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成家跟立业可以组成‘成家立业’的成语."

    一清道士说:"你们两人已经成家了,但是你们是该怎样立业的呢?"

    黄硕讲那主要是女主内男主外,她就在家里主持隆中的田地产,让诸葛亮出外边去谋职.

    一清道士说:"你们应该是这样做的."

    一清道士马上支持黄硕的主张,因为他懂得知道黄硕的肾亏还没有完全好得情况之下,诸葛亮离开远了,才利于她治病的.

    黄承彦就直奔主题问道:"孔明,你打算是怎样谋职的?"

    诸葛亮就讲他已经跟司马先生商量过了,他就是打算去投奔刘备.

    坐在诸葛亮身边的诸葛均因为他曾经去投奔过刘备,碰到了一鼻子灰,现在一听二哥还要去投奔刘备,他就说:"那个刘备是个逃跑将军,你去投奔他,还有啥前途."

    黄承彦早就对刘表有了天大的意见,他很不得有个人去替他出一口气.诸葛亮去投奔刘备成功了,那就可以怂恿刘备推翻刘表夺取荆州城.而诸葛亮也曾遭到刘表的冷待,诸葛亮一旦到了刘备麾下做了大官,诸葛亮当然也要出一口气的.现在诸葛均出来阻拦,那就先把诸葛均撵跑了再说的喽.于是黄承彦就说:"问君,你讲刘备是逃跑将军,那你为什么几年前还要去求他收你做官的呢?"

    诸葛均说:"那时我还不知道刘备打了很多的败仗,从北方跑到南方来的.现在知道了,就告诉二哥喽."

    黄承彦说:"刘备刚来到荆州,我们当教书先生的,就立刻给你学生讲了刘备来荆州的原因了,你怎还不懂得他是吃了败仗才来投奔刘表的呢?"

    诸葛均说:"先生,我是缺课没有听到你讲的那一课的."

    黄承彦说:"我记得我讲刘备吃败仗的那一课,你们学生全在课堂听课的,没有人缺课的.你去投奔刘备不成功,现在你二哥想去投奔他,你又出来拦,那你是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讲葡萄酸的呢?"

    诸葛均说:"先生,我可没有这个心思的呀.我就是怕二哥又像我那样遭到刘备的拒绝,才拦他别去投奔刘备的.再说,刘备的确是逃跑将军的."

    一清道士说:"刘备打了败仗,就跑,而不是一打败了仗就投降敌人.他没有投降敌人,只是跑去又奔另一个集团军,那就证明了他是不服输的.他跑就是保全实力,等机会来了再东山再起.这样的人是高人一筹的呀,将来必成大业的呀."

    诸葛均见到他被两个老人讲的一无是处,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就家装内急需要上每即今的厕所,就离开宴席出门去了.这就是后来刘备来三顾茅庐,碰见诸葛均,而诸葛均对刘备了冷谈的原因.

    诸葛均离开之后,黄承彦就问孔明是怎样去投奔刘备的?

    诸葛亮就把他跟司马先生商量过的做法讲给席上的人听.

    黄承彦听听了就说好主意.因为他可差月英经常进城里打听动静,在伺机使计诱引刘备跑到司马先生的家里去,再让司马先生游说刘备来聘请诸葛亮出山去当刘备的军师.

    而一清道士却问道:"孔明,假如刘备真的被司马先生游说刘备来请你了,那你是怎样做了,才让刘备信服你有雄谋大志的呢?"

    诸葛亮讲他就先准备一番话,等刘备来了,就讲给他听.

    黄承彦就问道:"是不是你先写好论文,并先背熟它,然后再像谈话的一样跟刘备说一说?"

    诸葛亮说:"是的."

    黄承彦又问道:"你是想跟他谈什麽内容的?"

    诸葛亮就讲他的谈话内容就如何叫刘备是先从刘表的手中夺取了荆州来做根据地,有了根据地以后,再兴兵去夺东吴,夺了东吴,再去跟曹操争天下,然后再称王称帝,最后再一统天下.

    一清道士问道:"孔明,你这样构想太好了!"

    黄承彦很高兴的说:"这个思路很好的.你要在三天之内把论文写出来.第四天,我就邀请庞先生和司马先生到家来聚会.到时候你赶过去,把文章给我们几个老师点评一下."

    诸葛亮说:"一篇跟刘备见面的文章,不必兴师动众了."

    诸葛亮不想再去麻烦老师了,写一篇献策的文章,他能胜任的.

    黄承彦很严肃的说:"孔明,你不要那么自信,人写文章,总是自我认为很完美的.但是经旁人一阅读,往往能挑出文中的不足和毛病来的.你一定要我的话!"

    一清道士说:"孔明,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你不要吝啬几个银子,还是去求老师们帮修改一下."

    诸葛亮说:"好.我就赶快把文.[,!]章写出来,拿去给老师们看一下."

    一清道士说:"这就对了,俗话说,三个臭皮装,胜过大丞相.再聪明的人都不能事事都能做得好的.人多了,才能把事情想到周到的."

    诸葛亮一听义父的话很有道理,后来他就把那句话经常的挂在嘴边.当诸葛亮死后,人们就把那句话改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那句话就成了名言,一直传到今天,还有非常的生命力.

    诸葛亮招待两位老人一餐之后,两位老人就要告别回去了.

    诸葛亮跟黄硕讲,他要和她一起送二老回去.

    黄硕说:"你不用送了.我陪他们回去就得了."

    诸葛亮说:"早上你还讲,要我跟你回一趟娘家,现在为什么又不让我同去?"

    黄硕说:"你要抓紧时间写论文,不准你跟去了."

    一清道士在旁边听了孔明夫妻的对话,心里明白黄硕想自己回去休息几天.他行医就懂得黄硕正在吃药治病,这期间房事太频繁的话,是不利她治病.

    同时孔明没有妻子在身边了,才能聚精会神来写文章的.因此他也帮黄硕说:"有月英送我们二老走一程就行了.孔明你就在家里写论文吧."

    黄承彦也不想让诸葛亮跟女儿回去,于是他说:"三天后,书院老师到我家来聚会.孔明你争取在三天之内,把论文写出来.到时候,你就那论文去给我们几位老师点评一下."

    诸葛亮见到他们都不让他送,他只好让黄硕一人送二老回去.

    黄硕跟二老走后,诸葛亮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埋头写起论文来.

    三天刚到,黄硕就回来了,她问诸葛亮.论文写出来了没有?

    诸葛亮讲他不但写出来了,而且还进行修改了三次,他自我觉得平生写的文章,就是这一篇是最好的哟.

    黄硕又问诸葛亮,那你认为三个老师会一致通过的吗?

    诸葛亮说:"老师们肯定通过的.他们也一定赞扬我写的非常好."

    黄硕说:"吹牛!"

    诸葛亮说:"以往我在书院写文章,次次都是拿最高分的.这篇论文比平常都写得更好些."

    黄硕说:"我听爹讲,他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就是看谁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比较好,就给他高分.平时的高分并不是代表你文章是最好."

    诸葛亮说:"别囔了.我这篇论文,一定得到教授们的肯定和赞扬.我们准备礼物就出门吧."

    后人有单咏写文章一诗;

    他人老婆看漂亮,

    自己文章写得棒;

    众人阅读与点评,

    文中缺斤又断两.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