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57章 《隆中对》被改全非

正文 第157章 《隆中对》被改全非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黄硕带诸葛亮回到了黄家.她刚离家几天,咋一回来,就觉得有点生疏.

    她推开大院的柴门,马上见到院里大树底下,她父亲和庞德公,司马徽几个人各坐在文几前面.文几上摆放着一张琴.琴的左边放着一只香炉,炉里插的香炷冒着芬香扑鼻的香气.琴的右边放着一只缶,缶里盛着酒水.

    香气是用来提神,酒水是用来解渴.

    黄硕先给各位大人请安,然后又给各位大人送上一份礼物——她在路上捡到的鲜果.

    诸葛亮先给先生们行礼,又马上给他们每人放下一个红包.

    庞德公一眼就看出,包里装的就是金子.他问道:"孔明,你给我们送的礼物是什么?"

    诸葛亮说:"润笔费."

    司马徽用手掂一掂,觉得包里有二两之重,于是他说:"孔明,你又有文章给我们批改的吗?"

    诸葛亮说:"学生刚写出一篇论文,想让老师帮加工润色一下."

    庞德公怕他不能先看到文章,于是他就马上说:"拿来给我先看!"

    诸葛亮恭恭敬敬的送到庞德公文几上.

    庞德公看了,一下子不知该从哪儿这笔修改,幸好他看到题目有毛病.于是他说:"里的题目不妥当!"

    诸葛亮问道:"先生,不妥在哪儿?"

    原来诸葛亮给论文去的标题为;国策论.

    庞德公说:"国者,帝王的疆土也.你这篇论文,是给刘备看或者读给刘备听的.刘备现在连一方诸侯都还不是,论文题目用上国字,那是错了."

    诸葛亮问道:"先生,那该用什么标题的呢?"

    庞德公说:"你居然想叫刘备来隆中请你出上去辅助他,那么就用隆中对三个字做标题吧."

    诸葛亮又问道:"先生,隆中对三字做标题,意义何在?"

    庞德公说:"隆中对就是讲你在隆中跟刘备商谈创大业的策略.对者,对话,对论,对策也.隆中对留给后人怎样猜测都行."

    诸葛亮说:"先生的话,醍醐灌顶.那就用隆中对做标题吧."

    司马徽见庞德公修改了题目,他怕黄承彦又将内容改了,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可改的了,于是他就接着庞德公的话说:"题目改了,那么正文拿来给我看一下."

    诸葛亮从庞德公手里拿过论文,又转交给司马徽先生.

    司马徽卡买了一遍,他微微摇头,叫诸葛亮到他身边来,开始给诸葛亮论文点评.

    首先,司马徽讲,诸葛亮对刘备的称呼不合适.

    诸葛亮小声的说:"学生称他为主公,错了吗?"

    司马徽说:"当然错了."

    接着,司马徽讲解,集团里的部下叫首领为主公是不错的.但是你孔明现在还不是刘备麾下的成员,你没有资格叫刘备为主公.

    诸葛亮才知道称谓还有一套规则,在此之前,他可没有注意到的呢.于是他忙向先生请教.

    司马徽告诉诸葛亮,称谓可用将军两个字.

    诸葛亮说:"非常感谢先生指导!"

    诸葛亮认为司马徽已经讲完话了,他转了身,打算走回原来位置.

    司马徽一把抓住诸葛亮说:"别忙走!我还没有讲完呢."

    诸葛亮只好转身过去,又规规矩矩站着,聆听先生的讲解.

    司马徽指着正文说:"孔明,你直接劝刘备夺取荆州,太兀然了.应该分析一下,在什么形势下,刘备要夺取荆州."

    诸葛亮说:"先生讲得对.那就从黄巾暴乱开始吧."

    司马徽说:"从黄巾说起,太长了."

    诸葛亮问道:"那有从哪儿说起的呢?"

    司马徽说:"从董卓讲起."

    诸葛亮问道:"为何从董卓说起呢?"

    司马徽说:"因为刘备曾经带人马参加讨伐董卓.那时曹操和孙坚还不是地方的诸侯,而现在曹操已经是闻名天下的大诸侯了,继承父兄事业的孙权也是一方的诸侯了,而刘备还是东奔西跑,没有栖身之地.从这讲起,才刺痛刘备的心.刘备才很新奇来多取荆州城."

    诸葛亮说:"徐野生一定这样改."

    诸葛亮欲要走开.

    司马徽又说:"别走开.我还有话说呢."

    见到诸葛亮又站住了.司马徽又分析讲,孔明叫刘备夺取了荆州以后,就挥师东去征讨东吴,灭了东吴后,又兴兵北去与曹操争天下,以仁义之师,横扫曹操,再兴大汉王室,大统天下.制定这样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刘备能做到的吗?试想一下,刘备势力这样的小,他要跟孙权打仗的时候,北方的曹操从后背打来了,他能顶得住吗?首尾受敌,刘备必定灭忙得快.假设刘备真的答应了孙权,他又能战胜曹操的吗?不能!孔明你这样教刘备,你只能早点儿身败名裂.

    诸葛亮听了这番话,他就问道:"先生,那又该怎样讲的呢?"

    司马徽说:"你要改.[,!]教刘备,先取荆州,然后偷袭西川,灭了西蜀的刘璋之后,就在西蜀建立根据地,然后东联孙群,北抗曹操,形成三国鼎立,谁也灭不了谁.这样做了,刘备才能坐大,才有能力谋夺天下的.等候天下形势变化,再作决定.这样方能是长远大计."

    诸葛亮听了,心里想,这么一改,我的论文就面目全非的了.但是,先生讲的全对,只能重新来修改一下.

    诸葛亮又说:"先生,学生就是怕刘备不停这样劝说,盲目的去跟孙权争夺东吴的呢."

    司马徽说:"孔明,你就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讲给刘备听.告诉刘备,曹操已经站起了天时,孙权已经占了地利,剩下人和给他刘备去占.教刘备先跟本家刘氏内部夺权,争地盘.因为荆州和西川都不在孙权和曹操的范围之内,刘备可以避开曹孙的锋芒巧夺得这两个地方的.刘备跟本家刘氏斗的时候,曹操,孙权不太关注的,这样就能从容的打仗,不怕背后有敌人来偷袭了."

    黄承彦听到这儿,他内心想,我起先怎么不会想到这样的呢?多亏得司马徽先看正文,而指出这样的大毛病.唉,我还是讲兵法讲兵阵内行,写论证文,却是外行的呀.

    黄承彦说:"孔明,你还是听两位先生的指导.再来写一篇论文吧."

    诸葛亮说:"学生一定重新写论文."

    黄硕说:"夫君,你写完了,再拿去给先生帮修改一下."

    司马徽说:"欢迎!当先生的就是专门批改学生的文章的."

    司马徽这样讲,就是为了在帮诸葛亮改一下文章,再得诸葛亮的润笔费.

    诸葛亮答应这样做了.事实上,历史流转下来的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他一人所完成的,而是集几个人的智慧来搞出来的.不过是有诸葛亮一人所能做出来的讲演文稿,再加上诸葛亮后来当上蜀汉国的丞相,那几个先生即使还健在,他们也不敢去揭底说.那篇"隆中对"曾是他们参与创作的.所以"隆中对"的那篇文章就被误传是诸葛亮一人的力作了.这个现象就像后来的帝王和大臣们的许多文章都是手下的幕僚代刀写出来的,但是当王当大官的人一挥笔签下了他的名字,那篇文章就是属于他的著作了.

    后人有诗云;

    一个好汉三个帮,

    "隆中对"有写作班.

    天空呈现丽,

    全因雨点加阳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