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59章 新婚蜜月要分别

正文 第159章 新婚蜜月要分别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他诸葛亮在宴席上表态要和干爹去一趟益州寻找西川地图,但是他和所有的年轻男子一样,新婚蜜月,一对新夫妇的,难以分离的呀.

    诸葛亮跟义父讲去西川的话后,他一想马上跟妻子分别,他就后悔起来了.毕竟他跟妻子亲昵还觉得很甜蜜,还不够瘾.他不想走了.

    黄硕也舍不得让新婚的丈夫马上跟她分别出远门.

    几天过去了,一清道士和黄承彦见到诸葛亮迟迟不动身启程,心里替诸葛亮着急,但是他们两个老人又不好意思来催诸葛亮马上走.

    两个老人也知道,能劝诸葛亮走的,唯有黄硕劝得动的.可是,他们两人都是父亲岳父的身份,是不好意思叫女儿催丈夫离开的.毕竟他们两个年轻人是新婚燕儿,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他们两人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去搬来诸葛亮的二姐诸葛兰,通过诸葛兰去跟黄硕讲了大道理,再让黄硕去劝说诸葛亮.

    诸葛兰受了两个老人之托后,就急忙来见弟媳.她对黄硕说:"弟媳,你的干爹讲了,你还在治病,方式应该有节制,病才好得快."

    黄硕说:"我是要节制的,但是孔明他……"

    诸葛亮说:"丈夫总是听老婆的,你就劝他先去谋职业,后再回家来享福.现在孔明正是出去创业的大好时机,他老是赖在家,那是没有前途的.你还很年轻,不怕没有时间夫妻相聚的日子."

    黄硕一听了二姐的话,她才知道她的病还没有全好,还需要跟丈夫分开隔离才行,要不然她的病就难断得根的.再说诸葛亮老是黏在她身边的话,他就没有前途的了.于是她对诸葛兰说:"二姐,我要马上劝孔明出去谋职业."

    那晚上,黄硕跟孔明快乐一番之后,她就偎在他的胸膛说:"夫君,你已经陪我玩好多天的了,你该出门去西川办你的事了."

    诸葛亮笑了说:"我不想走,我还没有亲昵你够的呢."

    黄硕说:"我需要你马上走!"

    诸葛亮很好惊讶的问道:"你为什么讲这话的?"

    黄硕马上知道自己讲错了话,她是不能讲她还有病没有治好的.要是让诸葛亮知道她身上还有病的话,诸葛亮就可能讨厌她不爱她的.但是,她又很快的找到话儿来讲了.她说:"夫君呀,我之白嫁给你不要彩礼,图的什么?图的就是就是想做贵夫人.你老是黏在我身边,你就永远没有官做.那就我真的白嫁给了你.呜呜……"

    诸葛亮忙搂住妻子说:"别哭,我一定不让你失望的,我一定要当上大官的."

    黄硕说:"夫君,你老黏在我身边,谁捧官位来送给你的呢?"

    诸葛亮说:"我们一完了蜜月,我马上出门去."

    黄硕说:"夫妻恩爱,时时日日皆蜜月.久别胜新婚.你出一阵回来,我补偿你个够的."

    诸葛亮说:"我一走了,你在家寂寞难忍的."

    黄硕说笑了:"房事,不是饭粥,不需要天天吃三餐才行的.你走了,我就当还没出嫁,寂寞耐得住的.新婚不如久别,你去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时,也许我们……更加有滋味的呢.嘻嘻!"

    诸葛亮又说:"我先给大哥写一封信,派人送去了,我再去益州."他还是想借口多留下来.这就是新婚丈夫的贪色现象的表现.

    黄硕问道:"夫君,你写信东吴,要告诉大哥什么事情?"

    诸葛亮说:"我想了解东吴的谋士们的资料,以便以后跟东吴打交道的时候,好出牌."

    原来,诸葛亮就先想到了,要摸东吴文官的底子,以备将来他出使东吴的时候,能应对得了那些文管的斗嘴.

    就是诸葛瑾县给诸葛亮写来了张昭那一班文官的身世和他的职位以及他们的个性,诸葛亮后来才能舌战群儒,去的赢的.这是后话先说了.

    黄硕说:"你写出来了,由我托人送去东吴."

    诸葛亮说:"你刚来隆中,不熟悉人,还是我找人送去东吴."

    黄硕说:"我已经替你择好日子,后天最宜出门,明天,你要找到人送信去!"

    这是黄硕想尽快赶诸葛亮出门去.

    诸葛亮见到妻子这般的要赶他出门,他只好连夜拿着信,去找经常出去打猎的孙兵,扮装商人,到东吴去一趟,把信交给他大哥诸葛瑾.当场给了孙兵二两金子.

    孙兵拿到金子,十分激动,这么多的出差费,是他几年的收入呀.他当时表态,一定把信交到大老爷的手里.

    诸葛亮交代孙兵不要把信错交给别人,一定要问清楚,再把信交给他的大哥.

    孙兵说:"老爷放心,小人一定跟大老爷要收据回来的."

    诸葛亮说:"那我就放心了.你放心去吧,你家的大小人,我会照顾好的."

    诸葛亮讲这样的话,暗示着你孙兵的家人就是人质,你要是坑骗了我诸葛亮,拿老婆孩子来治罪.

    次日,诸葛亮就去找干爹商量怎样取西川的事了.

    一清道士就讲他要和诸葛亮.[,!]扮装成师傅和徒弟的一对道士取西川.

    诸葛亮问为什么要他也装成道士的呢?

    一清道士讲,这次取西川,他们需要带很多的资金去花用,如果诸葛亮是以一个书生的样子,又背着一个大包子上路的话,很容易遭到路上的匪徒来抢劫的.要是两人都装成了道士的话,过往的行人就不再以研究道士身上有没有钱的了.因为道士出门都光身去云游的.强盗是不想来强这样的出门去讨吃的穷道士.再说世人都认为道士独有一身法术,能狮杀死人的.这样更没有人敢来抢道士的了.

    诸葛亮见到干爹讲的很有道理,他就只好随从干爹的主张,化装成一个道士随着干爹出门去西川.

    诸葛亮由于没去过西川,他就问干爹,益州那个地区那么广,此次去的是去哪个城市的?

    一清道士讲,去就是去成都城,因为那个城市益州的首府,那儿物资丰富,人才济济.到了那儿才能寻买到整个益州的地图.

    诸葛亮又问干爹,此去益州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的呢?

    一清道士讲,上了路再看情况,能走水路的就乘船,不能走水路的就步行.当然,乘船时比较安全的.

    到了出发的那一天,诸葛亮才知道干爹也跟他一样要背已打包的金银上路的.他就说:"干爹你年纪大了,不要带那摩多的东西上路了,要把东西寄放我的家里,等回来再取要吧."

    一清道士本来就是想带所有的金银去,要是诸葛亮带去的金银不够用的话,他还有金银垫支的呢.但是,他却说:"孔明,你是不知道的喽.当道士的就得以四海为家,是走到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的.我一出门就得带走所有的东西的.再说,我虽年老了,但是我的身体还很硬朗的呢,也许你走路还有时跟不上我的呢."

    诸葛亮和干爹就是这样的悄然去益州成都了.

    后人有诗云;

    三分未论进川游,

    孔明权谋高一筹.

    新婚别妻不迷色,

    日后方能封武侯.

    .求收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