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逃宫弃嫡 > 正文 279月下问君意何如?

正文 279月下问君意何如?

书名:逃宫弃嫡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唐妡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有清一代,蔚熙帝曾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承制.康熙十四年1675,22岁的康熙帝采用汉族王朝皇位继承制度,册立年仅两岁的嫡子胤礽为储君.康熙帝为培养太子倾尽心血,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胤礽长大后,皇帝与储君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以"不孝不仁"为由,第一次废黜胤礽,但旋即生悔,四十八年三月,将胤礽复立为皇太子.不久,皇帝与储君的矛盾又趋尖锐,五十一年十月,胤礽第二次被废黜.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在清朝实施数十载,至此宣告终结.

    胤礽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废太子.他病逝于幽禁地咸安宫十余年后,其长子,理亲王弘皙,也因"心怀异志"罪削爵,于昌平郑家庄王府被执回京,死于景山东果园禁所.

    胤礽父子以其具有独一无二的身份,在清朝宗室成员中备受瞩目,两人既为至贵,又做囚徒的一生,也引起后人较大兴趣.本文暂且略去胤礽在储位时的是是非非,将目光转向第二次废黜皇太子之后,废太子胤礽及其儿子弘皙的遭际和结局.

    一太子胤礽与咸安宫

    紫禁城内隆宗门迤西的寿安宫,在康熙年间仍依明制,称为咸安宫,至乾隆年问改建为寿安宫.正是在这里,废太子胤礽度过了l2年岁月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至雍正二年十二月,终了余生.

    关于废太子胤礽在咸安宫的情况,汉文史籍记载甚少,满文档案中有所披露.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扈从康熙帝结束塞外之行,返抵畅春园,即被拘执.十月初一日,康熙帝称胤礽"狂疾未愈,大失人心",宣布予以第二次废黜.胤礽由御前侍卫从畅春园解至咸安宫,至死未再离开此地.是年,他39岁.

    胤礽被废黜前,住在时为太子宫的毓庆宫内,宫中向以"毓庆宫"指称皇太子胤礽.五十一年十月,康熙帝旨令内务府:禁止以"毓庆宫"指称胤礽,凡涉及废太子事,均以"二阿哥看守处"相称按,胤礽排行皇二子

    依照宫中惯例,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各宫,殿悬挂门神,对联对子.五十一年十二月初,内务府总管大臣为二阿哥看守处是否悬挂门神,对联一事请旨.康熙帝朱批:咸安宫门内停挂门神,对联.

    为了防止软禁中的胤礽与外界联系,康熙帝对于看管废太子事极为重视.经反复斟酌,他决定以宗人府宗令,和硕简亲王雅尔江阿居首,诸多王公大臣参与,共同组成"二阿哥看守处".其中有:多罗安郡王华圮,多罗顺承郡王锡保,多罗贝勒都统满都护,镇国公吴尔占,镇国公准达,镇国公登塞,镇圉公满洲正白旗都统普奇琦,辅国公阿布兰,满洲都统宗室延信,蒙古镶黄旗都统善丹,蒙古镶蓝旗副都统杨都,汉军正红旗副都统苏赫,满洲正黄旗副都统觉罗杜叶礼,汉军正白旗副都统觉罗诺穆齐,蒙古镶红旗副都统觉罗伊敦,满洲镶蓝旗副都统宗室善寿,满洲镶白旗副都统达色,蒙古镶白旗副都统吴光,汉军镶红旗副都统博尔吞,蒙古镶蓝旗副都统喇色等按,部分人员及其任职旗份有变动.这些由康熙帝精心挑选之人,率领护军日夜值守咸安宫外.如果值守大臣临时有事,不能当值,须由雅尔江阿列名请旨,钦定替补之人.

    平日,咸安宫宫门紧闭,内务府人员为废太子胤礽及其家人妻妾儿女,服侍太监等送人饭食,均由专门通道iuwantunng递入.若有特殊情况见下文,有关人员必须持有凭证,在值守大臣看视之下,共同开启宫门.废太子胤礽在内如有急事,则须按照相关约定,敲响云板,值守大臣闻声打开专门通道之门juwantungniduka,双方才能通话.

    例如,五十五年四月十九日夜一更时分,咸安宫内突然响起云板.值班大臣满都护打开专门通道之门问询,胤礽从门内告称:太监吴进朝因行为不端,被圈在空房内,是日傍晚失踪.满都护等听罢,率人四处查找,很快在咸安宫东厢房后面板排之上将吴进朝捕获,并随即奏报.康熙帝数日前已奉皇太后避暑塞外,接到密折,令将吴进朝从速执送行在.看来,康熙帝准备亲自审讯该犯,以了解有关废太子胤礽的情况.

    又如,康熙六十年二月十三日深夜,咸安宫内又响起敲击云板声.此次恰为雅尔江阿值

    班,立即开启专门通道之门.胤礽从门内告称,不知何故,当夜打更前后,有三支箭相继落到他的窗前,箭上写有镶白旗字样.经过一番调查,雅尔江阿等发现,镶白旗值更护军伊纳里所佩撒袋,短缺三箭.遂拿问伊纳里,据称不知撒袋内缺失三箭.雅尔江阿等遂将伊纳里以及与他共同值守的数名护军一并缉拿,交部严审,并于十四日密报.奉旨:"交付阿哥等查明具奏."由于有关档案无存,查询结果不详.

    第二次废黜皇太子后,康熙帝曾对大臣们说:"朕于二阿哥并无间隔,即拘禁处,朕常遣内监往视,赐物赐食."他认为"此皆为父子私情,不能自已,所谓姑息之爱也".所言与实情基本相符.废太子胤礽虽无人身自由,依然得到较优厚的生活待.[,!]遇.

    康熙帝赴塞外避暑期间,时常差人为留在厩的妃嫔,皇子等送来时令鲜果,曾特别叮嘱有关人员,其中有废太子胤礽一份.例如,一年夏天,谕令宫中总管太监:"酸樱桃初得,色味俱佳,其大非常,比京中者悬绝远了.选大者,二阿哥处也送去.别者照旧例."

    每至夏季,内务府要往咸安宫内运送冰块,以瓜太子胤礽及其家人消暑之用.这种做

    法,同胤礽未废黜前居住毓庆宫时应无两样.运进小块冰,均从专门通道送人.但是,入伏后,小块冰已不敷用,需要开启成安宫大门,以便运人大块冰.无论是为运送大块冰,开启咸安宫大门,或因出伏暑退,仍由专门通道运入小块冰,事前均须由看守大臣缮折请旨,得到康熙帝批准,方能实施.

    胤礽一生共有嫡福晋一人都统,伯石文炳之文瓜尔佳氏,侧福晋8人,妾3人.此外,他的身边还有若干女子,因未曾生育儿女,故其生前并无名份.胤礽第二次被废黜后,这些妻妾同他一起住在成安宫内,其中有数人先他而逝.

    例如,五十二年闰五月初四日,内务府奏称,二阿哥处一女子病笃.康熙帝得知,旨称:该女子病殁,依照逮八缎"答应"之例办理.不久,这位女子去世.内务府遵旨仍按二阿哥在太子位时身边女子亡故之例,将逝者遗体送至曹八里屯,于内院墙外洗沐后,安放棺椁之内.

    再如,五十七年七月,胤礽的嫡福晋瓜尔佳氏病故.内务府等衙门依照康熙帝旨意,按和硕福晋例为瓜尔佳氏治丧.这位来自汉军旗,曾是皇太子妃的女子,枉有口碑而命运多舛.

    胤礽在咸安宫内生活安宁,衣食无忧,心情焦虑又百无聊赖.他在这一人生阶段中唯一的"亮点",是持续生育了l3个子女.

    胤礽共有儿子12人,女儿l4人,子女总计26人.在他被软禁咸安宫的l2年内,即39岁至5l岁期间,相继生育6子,7女,总计13人,恰是其子女总数的一半.颇能说明问题的是,这13个子女中,除去第十二子弘皖,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即胤礽病逝前三个月外,其余l2人5子,7女,先后出生于他第二次被废黜五十一年十月后至康熙帝病逝六十一年十一月前的十年期间.在此十年中,胤礽平均每年生育子女1.2人.

    胤礽的头生子早卒,未有名,生母侧福晋李佳氏生于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头生女生于三十二年四月生母侧福晋李佳氏.如果以胤礽头生子的出生为起始,至胤礽第二次被废黜前,总计21年康熙三十年十二月至五十一年十月.其间,胤礽共生育子女l3人,平均每年生育子女0.62人.

    胤礽身居储位期间康熙三十年至五十一年,18岁至39岁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康熙朝后

    期他被幽禁咸安宫时期康熙五十一年至六十一年,39岁至49岁.这一耐人寻味的情况似乎表明.胤礽虽然被康熙帝认为患有"狂易之疾",但是,直至康熙帝去世前,胤礽的身体,精力尚好,年近半百,仍具有较强生育能力.之所以如此,应主要源于他的一个精神支柱——企盼重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