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正文 第四部 虎胆县令 第二十五章 富商唐氏(3)

正文 第四部 虎胆县令 第二十五章 富商唐氏(3)

书名:宦海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堂发言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会倦意全消两人的谈话也渐渐进入正题唐放挥退众侍女笑道:“这些女子是在下的管家从岭南带回伺候主人最是得心应手大人可有满意者?不妨带两名回去。”

    丁晋笑着谢了但没有答应开玩笑道:“看来名柳兄最近果然是大横财家里藏了如此多南国佳丽真是艳福不浅。”

    “大人取笑了唐某承蒙一些朋友抬爱少许赚了点薄钱而已哪里称得上横财。不过要说南国佳丽的话这些庸脂俗粉又怎能比得上丁夫人的国sè天姿所以大人的艳福才真正叫旁人羡煞。”

    丁晋摇头叹服小板姿sè如何还有谁能比他这个丈夫更清楚?唐放能如此老脸不红地说出言不由衷地马屁话看来这家伙的修炼功夫绝对不在官场中人之下。

    “好了咱们之间不用互相羡慕恭维。本官今rì来个目的是向唐兄道谢的前几rì多亏你援手相助才能购买到足够的耕牛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本官现在代表全县百姓谢谢你了!”

    唐放忙道:“大人如此说不是折杀唐某吗?在下侥幸机遇富贵手中有些闲钱碰到县衙有所困境即便不为父老乡亲着想冲着和大人的交情唐某又怎敢推诿避让所以大人如果真当唐放是朋友就不必如此客套。”

    顿了顿。唐放脸上浮起感激地神情又道:“再者如果真要论谢助之话应该是唐某感谢大人和虎爷才对如果不是大人有心照顾、虎爷抬爱。唐某的几家粮店又如何会有现在这般生机勃勃。兴旺之势?”

    丁晋知道唐放说的是旧粮处理的买卖这桩生意虽是丁虎请的旁人和唐家交涉但唐放这个玲珑剔透之人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似乎是想当面感谢丁晋。于是话中便隐约指出。却不知丁晋并不喜欢牵扯到这些事情中心中有些不满但依着他深沉地xìng格。并不点明含糊几句略过不提。

    可是唐放并没有感觉出来。或者是故意装糊涂继续道:“可惜要处理掉那批霉谷利润不免短缺不少要不然在下原本想在价位上再让出几分以感谢虎爷地关照。”

    丁晋听他的意思似乎是对自己处理掉那些霉变的粮食有些不以为然商人贪利一斗粮至少损失十文钱难怪他会心疼可惜。但丁晋自有自己的原则而且他考虑的东西远要比唐放多得多。先不说丁晋没有将金钱放在等地位置上即使他视钱如命依着他地沉稳xìng格也不会做如此风险之事。

    唐放地贪心让丁晋有些失望本来对于这个很能谈的来的殷实商人他还有许多期望只是现在感觉他有些急功近利地贪婪xìng格后丁晋再不敢轻易将一些重大之事交给他办理了。

    丁晋笑笑没有答话岔开话题道:“唐兄除了粮店兴旺外不知其他生意近来如何?”

    唐放见丁晋似乎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也有些失望除了感谢外他也是想点醒这位县令大人做生意如何追求最大利润。在唐放看来丁晋处理霉变粮地行为纯粹是糟蹋钱物如果把那些粮食交给自己处理至少可以再赚几十万钱。

    唐放这样想并不是愚蠢他和丁晋本来就是站在两个立场的人物唐放追求的是“金钱”丁晋虽然做此生意的目的也是为“钱”但考虑更多的是风险和安全。他需要钱但前提是不能妨碍到自己的前程仕途。

    唐放虽失望但同时却对丁晋的评价更高了一层有些人当了官便得意忘形而丁晋此人年纪轻轻却能保持谨慎持重的态度假以时rì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更起了结交之心打算做一份长远投资。.bsp;    听得丁晋提及自己的其他生意唐放有些自豪道:“不瞒大人说唐家虽以粮食、药材起家其实到在下接手之后皮毛生意已经成为唐氏利润最大、经营范围最广的生意。大人在下说句实话皮毛便是暴利幸则一夜致富祸则巨室之门瞬间倾家荡产可惜这生意并不是寻常人可做得来的即便是在下也是跟着别人混碗残汤喝而已。”

    丁晋点点头理解唐放所说“不易做”的意思因为其时朝廷正在“禁边”也就是禁止了边贸生意而皮毛多出自苦寒的北疆。北边的皮毛运不过来皮货等奢侈品自然也就立马涨价且还供不应求。这中间便有一份让商人为之疯狂的暴富机遇那便是“走私偷运”。

    唐放给丁晋透露了一些有关“走私”方面的秘闻显然他是衷心想要对丁晋示好。不过说是秘闻其实也就是一些很多人都知道的不是秘密的“秘密”。即便是丁晋也曾在县署官吏们的闲谈中听闻过许多这样的“故事”。

    这份不是秘密的秘密换成一个没有听闻过风言风语的人只要他够聪明稍微一思量其实也能想到个大概。因为朝廷派重兵巡守边疆但皮毛等违禁物还是一直不停地从北疆私运而进自然是商人们打通了有关部门和军队的关系丁晋早就清楚“金钱”的威力也就没有什么可惊讶奇怪的。

    至于唐家从唐放的“知情度”便能猜出其实唐放所自傲夸耀的“大头生意”皮毛其实不过是当个“二道贩子”甚至是“n道贩子”从那些拥有庞大背景和势力的、真正的“官商”手中拿到皮毛然后再售卖出去从中获取他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收益。

    但或者唐家的资本已经积累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地步唐放已经不满足只做一个“喝剩汤”的小商人家族“嬗变”的过程中他这个掌舵人自然而然必须扩大自己的胃口和眼界。

    正是有这样的心理唐放感叹道:皮毛生意中自己虽然获利不菲但真正的“大钱”却都被那些“上家”得去自己等人不过喝点剩汤而已;更让人忐忑的是皮毛利润很大但不保险也不稳定生死存亡全掌握在那些拥有“货源”的大人物手上。什么时候如果人家对你有所不满可以瞬间切断你的货物来源让你马上“破产”。因此唐氏一直维持着利润很薄的粮食生意既是因为它作为祖业不能丢弃也是考虑到此乃根基所在万不得已不可放弃。

    唐放感叹着感慨着不知不觉话题便自然地转移到有关文裕县最近要开设三处“盐井”的传闻上来并装作好奇地询问丁晋此传言可真实?

    丁晋知道他意yù何为盐是专卖品如果唐氏能得官府“特许经营权”也就是成了“垄断企业”利润之丰厚不难想象。朝廷也确实是要在文裕县开设三口“盐井”勘探工作也已经完成不过还没有正式下命令但丁晋一点都不怀疑这些富商的消息灵通xìng。

    盐、铁投资需要大本钱凭着文裕县署现在的财政实力确实无法dú lì经营好这些“生意”而且丁晋还顾虑到如果成为“国营单位”那些贪猾小吏不知要将这些盐井祸害成何等样子。所以肯定需要吸收一些商家共同监督和经营比如开采炼制出“井盐”后可以将“销售权”卖给他们。

    合作的商家需要有一定实力之辈依着唐氏的基础卖他这个人情倒也无妨。但丁晋感觉唐放贪婪过大且毕竟是“乡土财阀”思想观念还有些“顾小失大”的短视。因此暂时打消了和他谈此事的念头决定以后即便要联合商家共同经营也不能给唐氏太大的份额以免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

    商量“售盐”之事本来是丁晋来此的第二个目的但因为有此顾虑所以打消了念头暂时按下不说。也因为有这一耽搁让丁晋乍闻朝廷特许本县开辟“盐井”后狂喜的心情冷静下来。

    他觉得自己确实cāo之过急了些专盐之事关系很大牵扯无数自己除了要想办法弄好盐场为县署增加财政收入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没有完全理顺那就是:处理交情关系、打通上下关节、分配好各个方面利益所得多少等等。

    这些事情哪一项没有处理好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麻烦必须慎重对待。

    除此之外丁晋这次来唐家庄园的目的还有一个。这件事情虽然其中关联的枝节没有“井盐”那么庞杂但是从对文裕县的展促进作用来说它甚至比“盐场”还要重要。如果真能搞好这个项目文裕县起码可以摆脱现今经济困顿的局面。

    此事丁晋整整筹划了三个月堪称他上任文裕县令后最大的一番动作。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