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正文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十七章 巡视全州(中)

正文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十七章 巡视全州(中)

书名:宦海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堂发言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十七章巡视全州中

    丁晋满脸笑容地回到下榻之处,亲切温和地和左右人员聊了几句,等到贺胜、李美玉等人告退后,六竹轻轻掩房门,回过头来一看,丁晋已面沉如水。

    六竹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蹑手蹑脚地为他整理好床铺,看丁晋似无睡意,又为他倒了杯水,端了过去。

    丁晋神思恍惚,下意识地接过杯盏,等顺手揭开盖子时,醒悟过来,把杯子在桌重重一放,砰地声响,水花四溅,吓了六绣一跳。

    六竹以为丁晋还在生自己的气,委屈道:“。。。老爷,小的。。。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可,可是俺刚才真的是为老爷抱屈啊。”

    丁晋看了看神张的六竹,沉默片刻,才沉声道:“不关你的事,其实。。。刚才你的话,倒也没有枉费某白宠你,很好,很好。”

    六竹念头电转,大着胆子道:“老爷是在生程县令的气?那人也真惹厌,一点人情道理都不懂,亏得大人还继续和他谈论公事,要俺的话,非得给他点好看不可。”

    丁晋沉默,六又唠唠叨叨说了一顿,既是为主子鸣不平,也是泄自己被平白训斥的怨气,从义清县冷冷清清的迎接说起,程公颖的大胆无礼,官吏的敷衍散漫,饭菜的不合口,住宿条件的陈旧,说到后来,见丁晋脸sè更不好看,六竹又担心他气出病来,忙又改口开导道:“不过老爷何必和此辈愚顽之人一般见识。那程公颖自命好官,可是连司都不尊敬,算得什么官员了?”

    丁晋忽然开口道:“那么果你是这义清县中的百姓,对于程大人今rì所为,觉得如何?”

    六竹,想了半天,还是老老实实道:“大概,大概是要赞一声的。不过过程大人也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触怒老爷,俺看他就是明显刁难咱们。

    ”

    丁晋没有听六竹地后一句他地回答后。若有所思。又坐了片刻。起身洗漱干净。然后躺到床榻睁着大大地眼睛。还在想着什么。

    六竹看了他古古怪怪地子实在不放心。于是去外间抱了床被褥径直打了个地铺。一路奔波。着实有些累了。不一会。就感觉睡意袭来。眼睛迷迷糊糊将要闭了忽然。只听得丁晋翻身而起他大声道:“快。帮我更衣们去前面把那几册号薄审完。”

    ……………………………………………………………………

    吃过晚饭后。陪着丁刺史谈论了一会义清县地地方情况后又回签押室处理了一些公文。所以程公颖回到家中地时候。已经快三更了。他地妻子还没有睡。一直在等着他回来。

    每当有烦恼地时候。程公颖总喜欢将郁烦之事说给她听。她从不厌烦。而且只要在她那种如水般纯净地目光注视中。程公颖会不知觉地消除很多烦躁。得此贤妻。一直是他地大骄傲。

    程公颖把今天晚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这一次,妻子的目光依然充满温柔和仰慕,不过却又多了一些东西,程公颖仔细观察,现妻子美丽的脸庞下,掩藏着一丝忧虑。

    “小娘,怎么了?你是在为我担心吗?”

    妻子点点头,迟一下,还是决定照实说,轻声叹道:“夫君,官不是这样做的啊。”

    程公颖惊愕,似乎不敢相信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生气道:“小娘,难道你也认为我是为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做官的?”

    妻子的目光依然温柔,柔声道:“不管是为什么,只有能保住这官,才能去做事。如果夫君是为了百姓,就更要用心去做官。”

    “哼,让我背着良心去拿百姓的血汗钱讨好那些官?我做不到,大不了不当这腐食官罢了。”

    “夫君若去官,本县再来一位贪腐之官,弄得民不聊生,又该如何?岂是真正爱民之心?妾尝听闻,做大事不拘小节,为何夫君却要因小失大?”

    “这?”程公颖想不通,使劲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甩掉,然后又烦躁地摆摆手道:“算了,你们女人家懂什么?为夫今rì便是故意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看以后谁还想来义清打秋风。哎,这些东西,说了你也不清楚的,夜了,早点睡。”

    第二rì,程公颖早早起来,便赶往前面的衙门。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每rì必要第一个到县署,既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同时,也能监督官吏们是否有迟到偷懒。

    不过,让程公颖吃惊的是,今rì,他并不是第一个来到衙门的,刺史丁晋已经等候他多时。

    在签押室里,丁晋将一杳已经看完的号薄交给程公颖,笑道:“程大人,幸不辱命,昨夜本官已经将义清县今年的计薄、户薄、赋册等全部审完,今rì再巡视一番各曹治事、民情风习,明rì便能整装启程,哈哈,还算是没有违了对程大人所言三rì之约的诺言。”

    “这?”

    程公颖再次无言以对,看着号薄不时有细致标明的红杠,下面还有或褒奖或赞叹或提示之语,显然,丁刺史审查这些东西是用了心的,并不是敷衍了事做个过场;再想到昨夜自己故意冲撞,对方始终宽容大度、不以为意,凡此种种,和以往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完全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人,程公颖不禁心生羞愧,难道这次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果然,接下来的时间,丁刺史完全是遵照自己的言行行事。午,让程公颖带着在各曹、各房、监仓巡视了下官吏们的治事情况和工作流程,大部分时间,他保持沉默,只是用心地听着。偶尔,做出两句指导xìng的话语,无不有理有据,切中利弊,让随从众人叹服。

    程公颖虽一向对自己的治政能力自信,但听了丁晋站在更高角度的训示后,也是深有感触,获益良多。

    晌午,他们在城一个叫刘曲乡的地方吃了一顿农家的粗茶淡饭,丁晋丝毫没有位养尊处优的毛病,饭食虽差,甘之如饴,一行数十人中,只有他和程公颖美美地吃了三大碗糙米饭。

    吃过午饭,一行官吏又视了义清县的防洪堤坝,这处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汉水、襄水的自然灾害。程公颖主政期间,又引襄水开凿了两个大水塘作为灌溉之用,沿岸之乡,每年可以多种植一千多倾的田地。

    视察完水务,人赶回县城,在程公颖的签押室,丁晋当场做出几个命令,其中一些是减免了义清百姓的几道劳役,另有一件是拨款给义清县,让程公颖再在襄水边开凿几处水塘,以供灌溉,此外,还有一些例行公事的事务。

    盖刺史大印,程公颖过后,马让吏抄写数份,然后连同县署要公布的一些告示,张贴在外面的公文墙。

    然后,晋又传了礼曹、代等人了解本地宣讲“圣谕”的情况;传了捕班、仵作等专职人员,了解当地治安刑事情况,等等,不一一道来。

    这些办完,丁晋的随从六竹也回来了,他是奉了老爷的命令,出去拜访当地豪绅士族的。

    其实应该说是回拜,在丁履任的时候,这些襄州境内的豪族、绅士,都到襄阳拜贺过或递了名帖来,此时便须一一回拜。不过按照丁晋的身份,除非是世家大族或德高望重之士,是不需要亲自登门的,于是便写了数份名帖,让六竹携了去拜访。中国人讲究个礼字,礼尚往来,才是大家融洽交流的前提。

    晚的时候,程公颖终于过意不去了,自己掏腰包,要请丁晋下馆子。

    随着接触的增加,他自然能看出,丁刺史并不是原本以为的那种刚任便大摆官架子作威作福的贪官,而且不仅不是,还很有两下子,短短两天,丁晋给他的印象是:jīng干、宽容、有才华。

    这样的官,程公颖虽没有巴结之心,也有结交之意,再加心中有愧,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对长官想出了“请客”的念头。

    程公颖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除了丁晋他谁都不请,结果,除了丁晋的随从六竹和几名护卫人员外,谁都不知道那天晚在小酒馆中,这两位州、县主官生了怎样的jīng彩故事。

    大家只看到,当天夜深的时候,两位醉醺醺的官员在侍从的搀扶下,回到县署,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是,程公颖醉得结结巴巴地,连连称呼丁刺史为“丁大肚”,而丁刺史对他的称呼却是“程耿头。”

    义清县诸人虽然好奇,但直到丁晋等离开,他们也没有从口风很严的六绣及几个侍卫嘴巴中套出些东西。

    隔了一段rì子,一个赞誉丁刺史大度能容和程县令耿直犯的小故事,在义清县城大街小巷不胫而走,故事中,丁晋和程公颖因为同样清正廉洁,成了志趣相投的好,程公颖戏称丁晋为“丁大肚”,丁晋回敬程公颖为“程耿头”。寻根问底,故事的最初,却是从那家小酒馆的掌柜口中传出的。

    这时,义清县诸官吏,想起了那夜程公颖冲撞丁晋的情景,不禁恍然,原来两个古怪称呼的由来如此呀。未完待续,如yù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