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正文 第十六章 巡视全州(上)

正文 第十六章 巡视全州(上)

书名:宦海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堂发言人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第十六章巡视全州

    在枣阳耽搁了八、九rì时间,除了和县署官吏了解情况外,有时,丁晋也一身便服,轻装简从到大街溜达溜达,和当地人聊两句,买几样小物事。总得来说,枣阳县城还算繁华,虽然城市中很多地方还留着一些残砖断瓦,一些房舍院落荒芜着长满了杂草,映shè着战争的残酷,不过人气已经恢复不少。

    任何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喜好安居乐业的,所以,尽管枣阳县署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看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百姓重建家园的热情和信心。

    丁晋若有所思,带着一些收获和对枣阳县的总结,启程前往下一站。

    这一趟,巡视全州,出于方便和安全的考虑,他乘坐的是马车,而且是那种宽大舒适的四匹骏马拉着的豪华马车,这种属于官府的专用马车,有一个名称叫“车”。

    车出行是一身份标志,自古以来,乘车要讲身份要讲等级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了。贫穷人家自然是没有钱乘坐马车,而即便是有钱的富人,也不是谁都可以乘车的,除了金钱外,还需要相应的社会地位,于是,这个地位相对应的往往就是“官位”。

    社会等级的阶梯,隐藏在轮华盖的背后。

    马车体现等级的主要有两项:一是,即车厢两旁用以遮蔽尘土的屏障,这个和车轮要漆成大红sè,俗称“朱”、“朱轮”;另一个是车辆避雨遮阳的车盖,像丁晋这样品级的大员,需要用到五sè华盖后,车盖连同冠服合称“冠盖”。

    在车的前面,有一辆匹马拉着的无盖马车,有些像chūn秋时期的战车,它的某些功用也和战车类似,面都是乘坐士兵过这辆马车的作用,也只是负担交通工具的角sè面坐着四名甲士,一名御者。

    在后面,又跟着三辆马车,第一辆是作为货车使用,面放着丁晋办公所用的物事和路使用的一些消耗品面两辆,同样是乘坐着重甲士。

    这些主要地作用穿了。其实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战斗力。它们是一州使君威严和力量地宣示。不管是路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马车。还是每到一个衙门。挺胸昂首地肃立在丁晋身后是起一个个花瓶地作用。真正负责保卫工作地实是马车左右两边地骑士。和队伍前后行进着地步兵。

    这次巡查全州负护卫作地是刺史府衙兵。抽调了其中地jīng悍之士一百人并壮班五十名刀手。由司兵参军事铁保、壮班堂头张大牛亲自率领。另外。团练使解放又从团结兵中派了二十名熟悉弓马地骑兵保护丁使君地安全。真正是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左右庇护。固若金汤。解放地这个马屁拍得比较有质量。巴结领导。往往就是从这些小地方见真章地。

    丁晋地亲随六绣。记官记室参军事李美玉。司务参军事贺胜。还有几名执掌机要地胥吏。几个人骑着马。不离车左右。这些人。都是官员地重要僚佐。时刻要有听候长官指令地准备。

    因为队伍地规模比较大。里面大部分人员又是步卒。所以行进速度不可能太快。从枣阳吃了早饭出发。一路不是荒野就是田地。到晌午地时候。才在一所驿亭吃过午饭。稍事休息。继续行进。路。丁晋还示意队伍停了两次。他从马车下来。走到路边地田野中。查看百姓栽种地庄稼情况。这样。磨磨蹭蹭。一直走到快天黑地时候。才看到下一个目地地义清县黑黑地城墙轮廓。

    因先前已有骑兵斥候前去通报。所以义清县令、县丞、主薄带着一众官吏出城三里迎接刺史大人车驾。义清县令程公颖是个很年轻地官员。当然。这是相对来说。毕竟他似乎三十不到地年纪。对比起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地县丞、主薄两位官员来说。确实很稚嫩。

    丁晋虽然刚刚任。不过早就听过程公颖地大名。这个人十八岁便中了进士。二十岁成为中县县令。曾连续三年吏部考核为最优等。这是非常了不得地本事。全天下几千个地方官员。能在大考核中荣列等已经不容易。何况是名额只有十来个地最优等。更厉害地是。连续三年。

    直到丁晋进入吏部工作后,还听同僚说起过那个程公颖又得了优等、最优之类的闲话,不过让他疑虑的是,这个多次考核优秀的官员,怎么蹉了十年,还是在县令之位安然不动呢?

    进了义清县署,天sè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灵活点的人,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谈什么公事,而只会尽心竭力地为官安排舒适的下榻之处,准备jīng美的饭食,以缓解路的疲劳;即便不是存心巴结之人,此时也会善解人意,毕竟这是人之常情,可是程公颖完全不。

    他直接将丁晋等人带到了签押室,一副公事公办

    ,将整理好的一厚叠公文簿册奉道:“丁大人,号薄,请大人过目。”

    丁晋不怒反笑,程公颖这个人的xìng子也太急了,他故意问道:“程大人如此着急,莫不是不欢迎本官前来义清?”

    程公颖面sè严肃,丝毫没有幽默细胞,反问道:“大人是要听真话?还是听敷衍谀媚之词?”

    “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丁晋来了兴趣,豪爽地笑道。

    旁边,记室参军事李美玉一边佩服丁刺史的大度,一边也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程公颖皱眉提醒道:“程大人,官面前,请注意言辞。”

    程公颖根本不乎李美玉的jǐng示,毫不犹豫地对丁晋道:“如果使君是要听假话,那么,下官就会对大人说官是个急xìng子,如果有重要之事不处理完,心里就会不踏实,晚睡觉都不安稳。”

    “哦?”丁晋颇有些意外,好奇:“难道程大人一来便和本官交接公务,难道不是xìng急之因?其中还有别情?”

    “正是!”程公颖重地说完两字里似乎憋着一股怨气,随着话音决堤而出也不管不顾地说道:“大人履任,视察全州,劳师动众,车骑兵士不计其数,这人和马的食料员的住宿安排,道路的清理戒严官的护卫服侍,哪一般不得义清县负担?哪一项不得sāo扰百姓?大人呆得时间越长,本县不得安生之时越长,所以下官才心急如焚,希望大人尽快审查完本署公事,也好还黎民百姓一个安宁平静。”

    “大胆!”司务参军事贺胜喝:“程大人如此对使君说话,你的胆子也太了?好既然你说得正义凛然、冠冕堂皇,那某倒要问你廷派丁使君下来监牧地方,于情于理道他不该到你义清县来巡视一番,了解情况?你视皇命为何物?你程公颖眼睛长在头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你爱护百姓,难道丁大人不是为了一方百姓的福?不然,他怎么会辛辛苦苦地赶来义清?你又说使君劳师动众,那么,如果大人在路出了问题,是你程公颖负责?还是我们随行的官员负责?”

    贺胜口气发出数个质问,声音越抬越高,说到后面,表情比程公颖更严肃庄重,语气比程公颖更理直气壮,那义清县丞和主薄两个老头,只吓得面如土sè,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

    贺胜状,颇有些洋洋得意,本来这些事轮不到他贺老二管,李美玉是副官,是当仁不让要为长官阻挡尴尬之事的;而他是司务,处理的多是一些杂事。不过官有难,下属分担,这是显示“忠心”的好时机,贺胜怎么可能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呆头呆脑的李美玉呢。

    听了贺胜的话,早已气愤已的六竹也忘了“沉默是金”的侍从教条,出口道:“李县令,你实在太过分了,枉我们大人在路还一直表扬你勤政为本,治理有术,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大人一直赶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急着想见你,和你这个他口中称赞至极的‘能员’交流下治理百姓的经验。李大人是好官,难道我们大人就是个贪官、坏官了吗?”

    程公颖张张嘴,却没有说什么,不是他被责的无话可说,而是认为即便再说什么,对“贺九窍”之流,或者这些只知主人的侍从,并没有多大意思。自己的为民之心,官如懂,自然会理解。

    “六竹!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信口胡言。”丁晋喝斥道。

    “大人。。。。”六竹委屈,他自跟随丁晋后,什么时候看到他受过这样的侮辱,他是真心敬爱丁晋,所以才感同身受,觉得就如自己受了欺辱般,不能忍受,可是老爷竟然为了对方训斥自己,这让他很不能理解。

    “还不退下!”丁晋眉毛一竖,话中已经带了火气,六竹不敢分辨,委屈地几乎要掉下泪来,恭敬地礼后,退出门外。

    看到六竹的下场,无论是贺胜还是李美玉,自然都不敢再声张。程公颖也没想到自己豁出去的一顿“大逆不道”之语,竟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狂风暴雨,不禁有些吃惊。

    不过也仅限于吃惊,如果害怕,他也不会说出前面那席话来,这么多年风雨,程公颖对很多事已经很看得开,荣华富贵、官位显爵,并不如何牵挂。

    让程公颖更吃惊的,还在后头,丁晋沉默片刻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在暗压怒火或者是酝酿风暴的时候,丁晋站起身来,走到程公颖面前,在他也急着起来前,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丁晋道:“县君之言,实为忠言逆耳,丁某虽愚钝,也如醍醐灌顶,受悟良多。请受本官一拜,不为其他,只为县君殷殷爱民之心。”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