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命韵 > 正文 第七十章 不值一提的东西

正文 第七十章 不值一提的东西

书名:命韵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牧然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纪小川真的被张学丰的话搞糊涂了。心想,哦,既然知道“少有顾忌”是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的根源之一,怎么又说“少有顾忌”是社会思想进步的一个表现呢?什么逻辑嘛?!

    张学丰显然明白纪小川的疑惑,无声地笑了一下,接着说:

    “其实,大多数人之所以‘口无遮拦’,不过是图一时口快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然,对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要另当别论。

    “说起来,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十年”的思想禁锢后。哦,或许应该说,在经历了数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后,通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言论自由的程度才达到了今天空前的状态,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了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吗?

    如此一说,纪小川顿时恍然大悟,点着头赞同道:

    “对,空前绝后的言论自由状态!”

    张学丰一听,连忙摇手,说:

    “不不,空前,毫无疑问,名副其实;绝后,就武断了,也希望不是。很显然,社会在不断进步,民主在不断发展,言论自由的程度就不可能停止不前。如果出现了绝后的情况,那无疑也是一种社会倒退和悲哀!”

    纪小川一脸尴尬,意识到自己又猛浪了。

    张学丰看了纪小川一眼,接着说:

    “事实上,这种言论自由状态的不断加深,不仅有中国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发展的因素,而且得到了两个加力的助推。它使得人性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口无遮拦地发表观点,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两个加力?”纪小川疑惑地问道。

    张学丰不容置疑地说:

    “对!第一个加力是科技进步提供的,就是通信手段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让普通民众都有了自由发言的平台,并且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一呼百应的效果。”

    张学丰说着,伸出了第二个手指,说:

    “第二个加力,就是舆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的削弱。回顾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国策。而要发展经济,要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要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显然是不行的。但要实现思想大解放,首要的,就要破除思想禁锢,把人们从沉重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让人们有言论表达的自由。

    “矫枉过正,在所必然。旧的砸碎了,新的没有建立起来,就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空白期,也就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大发展创造了机会。”

    纪小川感慨道:

    “真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种状况,怎么得了?!”

    张学丰在心里说了一句“这小子的感慨真多,真是文人的臭毛病”,嘴上却说:

    “其实,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记得有一个报道称,在俄罗斯总理普京生日那天,普京特地来到了莫斯科的国立普希金博物馆,与本国的文学界代表,就俄罗斯文学的未来命运进行了深入交流。当时,有一个著名作家对普京说,您在今天邀请我们来与您会见,我很吃惊。因为今天是您的生日。但普京却淡然地说,这只是一个巧合!”

    听到这里,童小川急忙插嘴道: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这显然是普京特意设计的。”

    李毅看着童小川,真有点哭笑不得。年轻人都有自以为是的毛病,而且想急于表现。但他又不能不承认,这小子确实有新闻人的敏锐。李毅接着说:

    “对,这显然不全是巧合。有俄媒体分析称,普京在自己的生日与俄罗斯文学界代表座谈,体现了普京本人对俄罗斯文学现状的关心和忧虑。”

    童小川说:

    “俄罗斯文学,曾经非常辉煌,涌现过一大批文豪和巨著,像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张学丰微笑地看着纪小川,笑道:

    “你接着说,你还读过苏联哪个作家的作品?”张学丰真的想了解一下纪小川的外国文学功底。因为自己也喜欢外国文学,而且对苏联文学情有独钟。

    纪小川却尴尬地摇了摇头。他其实只读过这两部作品,而且《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也只读了第一部,并没有完整通读。

    张学丰接着说:

    “苏联作家曾经为俄罗斯人赢得过崇高尊重和赞誉,不仅对前苏联,也曾经对亚洲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几代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说起来,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成长起来的。

    “我记得,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张学丰声情并茂地读完书中的这一段话,接着叹息道:

    “但如今,在俄罗斯的文化市场上,真正有分量的本土文学作品,已经凤毛麟角。一些过去家喻户晓的文学期刊,像《青年近卫军》啊、《星火》啊!等等。早已不见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封面花哨,内容浮躁的西方杂志。而所剩不多的俄罗斯文学杂志,也被俄罗斯文学界人士比喻成退休的元帅。”

    “退休的元帅?什么意思?”纪小川问道。

    张学丰解释道:

    “意思是,以前的权力和地位虽然没有了,但还穿着元帅服坐在那里。”

    纪小川喜形于色道:

    “嗬嗬,这个比喻很形象。”

    张学丰看了纪小川一眼,一个词语不由自主跳进了脑际——轻浮。接着说:

    “文学的衰败带来了信仰危机,信仰危机又造成了思想的混乱,思想的混乱,曾经一度造成了俄罗斯社会的动荡不安。对此,俄著名作家叶辛曾痛心地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代表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的思想,努力培育属于俄罗斯民族的思想……”

    纪小川又忍不住插嘴说:

    “他们找到了吗?”

    张学丰正想接口,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伸手掏出手机,翻开,用右手的中指在屏幕上扫了一下,张学丰把手机放到了耳边,说:

    “嗯……好,我知道了,叫他们先去,我过一会就来。”

    合上手机,张学丰不无遗憾地说:

    “谈何容易啊!”说完,端起茶杯喝水。

    纪小川一时无话,也端起茶杯。

    张学丰喝了一口水,把茶杯放到茶几上,站起身子说:

    “小川啊,对不起,我要去处理一件事,咱们改日再聊吧。”说完,就迈步往外面走。刚迈出一步,又停住,随口问了一句,“哎,小川,看到你姐的车了吗?怎么样?”

    纪小川怔了一下,他没想到,张学丰会在自己面前主动提起送车的事。想想,张学丰在自己面前不避讳此事,是想表明心里的坦荡呢?还是因为自己是沈洁茹的娘家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卖他与沈洁茹的私情?纪小川怔怔地看了张学丰一眼,随即冷淡地说:

    “不怎么样。”

    张学丰吃惊道:

    “嗬,口气不小啊!”纪小川的话,显然出乎张学丰的预料。张学丰接着问道,“那你说说看,什么的车才能入你的法眼?”

    纪小川没有立即回答,凝神地看了张学丰一会,沉吟道:

    “张董……你真的……喜欢我姐吗?”

    张学丰一怔,随即笑道:

    “真喜欢啊!”

    纪小川歪着头、盯着张学丰的眼睛,又问:

    “是男人对所有美貌女人的那种喜欢吗?”

    张学丰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道:

    “小川,你还真问得出口?臭小子,告诉你吧,我是真心喜欢你姐,希望自己能像兄长一样去关心她、爱护她,让她愉快地生活!”

    纪小川用质疑的目光看了张学丰一会,接着问道:

    “那你希望我姐过得幸福吗?”

    张学丰说:

    “当然!这个还用问吗?”

    纪小川说:

    “可你想过没有,你送那么豪华的小车给我姐,会给我姐带来什么吗?”

    张学丰说:

    “你姐很高兴啊!”

    纪小川冷笑了一声,不无讥讽地说:

    “你以为我姐乐疯了吧?告诉你,我姐现在都快愁死了!”

    张学丰大惊失色,连忙问道:

    “怎么会这样?你姐愁什么啊?”

    纪小川说:

    “就是因为你送的车太豪华了。”

    张学丰试探地问道:

    “你姐是怕……费用太高用不起吧?”

    纪小川摇了摇头,说:

    “不是。我姐是怕不好对我姐夫解释。”

    张学丰松了一口气,淡然道:

    “这有什么,等你姐夫回来了,我亲自跟他去说,说清楚不就没事了。”说完,嘴里又嘀咕了一句,“很豪华吗?不就是几十万元的一个东西吗?”

    纪小川有些无语。心想,我靠,几十万元被你说得这么轻巧,是想显摆你的潇洒大气,还是想在我面前显摆你的财富之巨呢?但心里这么想,纪小川的语气却很平静:

    “张董,也许在你的眼里,几十万元确实不算什么,用不着多想,可对我姐姐姐夫家来说,这个数额就不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数字呢!”

    张学丰心里一沉,想想,这事还真是个事。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男人而言,如果自己的妻子接受了另外一个男人慷慨的馈赠,无论如何都不会等闲视之的。张学丰连忙解释:

    “哦,小川,我没想这么多。当时只想到物有所值,越高档的车,各种性能越优越,安全系数越大。哎,小川,出什么事了吗?”

    纪小川摇了摇头,说:

    “现在还没有,但如果我姐夫知道了这件事,就不知会出什么事了?”

    张学丰顿时傻了,呆呆地看着纪小川,半天说不出话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